茶磨山
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二里。《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茶磨山,“今山周不过三里”。明嘉靖间兵科给事中许相卿隐居于此。
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二里。《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茶磨山,“今山周不过三里”。明嘉靖间兵科给事中许相卿隐居于此。
又作天门岭、嵩岭、长岭。在今黑龙江省东南部,延伸至吉林省东北部。清萨英额《吉林外纪》卷2:“昔有民人张广财在此开设旅店,行者遂以名岭。”又称小白山。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南延至吉林省境。属长白山脉。东北—
①地区名。宋熙宁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②盐政区域名。元初始置两淮盐运司于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产区包括今江苏长江以北淮南、淮北各盐场。明、清时行销地包括今江苏、安徽
即今广西崇左县东北驮卢村。北宋置陀陵县于此。元至正间,太平路曾徙治于此。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置巡司驻防。明《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西南过驮卢, 山开水绕,百家成市,倚江北岸,旧为崇善地,
在今湖北荆门市东九十里汉水津渡。《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曹操于当阳之长阪大败刘备,“先主斜趋汉津, 适与(关)羽船会, 得济沔,遇(刘)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
在今浙江绍兴市城南和畅堂23号。原系明代大学士朱庚别墅的一部分,清代重建,秋瑾的祖父秋嘉禾自福建去官返乡后典进此屋。少年时代的秋瑾曾在此研读经史,也是秋瑾密商起义大计的重要场所。在浙江省绍兴市南和畅堂
又称白山。在今河北沽源县南。《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开平卫:白庙儿山“在卫东北境,边人谓之三间房,又名插汉根儿, 乃蓟宣通路,滦河经其北”。
一名石镜山。在今安徽绩溪县东。《舆地纪胜》卷20徽州:石照山“在绩溪县东五里。有石高二丈,光可以鉴。旁有石照院”。
明洪武九年(1376)改兴国府置,属武昌府。治所即今湖北阳新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黄石、大冶、通山、阳新等市县地。1912年改为兴国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兴国府置,治今湖北省阳新县。属武昌府。辖境
唐神龙元年(705)置,治所在沙州城(今甘肃敦煌市西)。后废。
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 分鄮县置,属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三十二里慈城镇。宋 《宝庆四明志》: “ (慈) 溪因邑人董黯孝养其母而得,又因以名县。” 南宋属庆元府。元属庆元路。明属宁波府,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