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菏水

菏水

即济水分流。《禹贡》: “浮于淮、泗,达于菏。”据 《水经· 泗水注》: 菏水自菏泽分流,东南经今山东巨野、金乡、济宁入于泗水。其水今湮。


古水名。又称荷水。分东西二段:东段自今山东省定陶县北分古济水东出潴成菏泽,又东流为菏水,经今成武、金乡两县北,东注古泗水。西段自今定陶县西济水南岸分出,东北流至县北还入济水。《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所载菏水皆指东段。《水经注》所载兼指西段。菏水为古代连接济、泗二水,沟通中原与东南地区的一条重要水道。《禹贡》:“浮于淮泗,达于河。”“河”当从《说文》引作“菏”。这是说徐州的贡道自淮、泗取道菏水通向中原。或以为乃春秋末吴王夫差时所开。《国语·吴语》:“乃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即指此。金代犹见记载,明以后堙。


猜你喜欢

  • 黄蛇岭

    在今山西榆次市北。《资治通鉴》: 唐武德二年 (619),“刘武周引突厥之众,军于黄蛇岭”,即此。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北。唐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引突厥之众,军于黄蛇岭,兵锋甚盛。齐王

  • 恩村

    即今广东仁化县北恩村。明置巡司于此。后迁巡司于城口镇。

  • 交趾刺史部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为十三部刺史之一。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大部及越南中部、北部地区。东汉改为交州。西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区约原南越地即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北部、中部。无定治。一说治苍

  • 凤梧千户所

    明嘉靖六年(1527)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南七里马石五。《明史·地理志》:“今治在凤梧山下。”清康熙七年(1668)废。

  • 瓦子湖

    即今湖北荆沙市东北长湖。《清一统志·荆州府》“王湖”条下:瓦子湖“一名长湖。上通大漕河,水面空阔,无风亦澜。会三湖之水以达沔。相近有象湖、豉湖”。

  • 汾水

    ①黄河支流。在今山西省中部。源出宁武县管涔山,经太原市南流到新绛县折向西,在河津市西入黄河。《山海经·北次二经》:“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汉书·地理志》 太原郡

  • 博屯山

    在今吉林九台市境。《清一统志 ·吉林一》: 博屯山 “在 (吉林) 城西北二百里。周三十里。山北有小山,上有金罗索墓”。光绪 《吉林通志》卷18: 博屯 (一作博敦) 山 “城西北二百里,高一百步,周

  • 清丘县

    ①即清阴县。北魏置,在今河南正阳县南。②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许昌县置,属汝阴郡。治所在今安徽阜阳市东南口孜镇北古城孜。《方舆纪要》 卷 21 颍州: 清丘城,“ 《志》 云: 城在颍水北岸,旁

  • 大奚山

    亦作大溪山。又名大渔山。即今香港西南大屿山(大豪岛)。《舆地纪胜》卷89广州:大奚山,“《南海志》,在东莞县海中,有三十六屿,居民以鱼盐为生。《朝野杂记》云:大奚山者在广东岛中,庆元三年提举徐安国捕盐

  • 高邮湖

    一名新开湖。在今江苏高邮市西北。《清一统志·扬州府一》: 高邮湖 “在高邮州西北三里。长、阔一百五十里。安徽天长以东之水,皆汇此湖,达于运河。湖中突起一洲,可百余亩。洲去城十里,水虽盛涨,终不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