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葛仙山

葛仙山

①在今江西靖安县西北。《寰宇记》 卷106洪州靖安县: 葛仙山 “在县西北二十三里。云即葛洪也。上有葛仙巷、练丹坛,岭有金钟,每遇风雨晦螟则有声”。《清一统志·南昌府一》: 葛仙山 “明正德间,土寇胡雷二立寨山上,即玛瑙崖是也”。

②在今江西铅山县南。《明一统志》 卷51广信府: 葛仙山,“吴葛玄修炼于此。上有炼丹坛及龙井,井傍有试剑石”。《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葛仙山“在铅山县南五十里,周八十里,为县之望。有石磴纡折,上有仙坛、龙井”。

③即葛璝山。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四十里。《方舆胜览》 卷54彭州: 葛仙山 “有崇真观。在濛阳北四十里。二十四化之第五化地。葛仙翁璝、杨仙翁升贤于此得道。大同中,蒲仙翁高远复于此白日上升。梁武帝钖名上清观。刘孝先作碑以记其事。按 《成都记》: 韦皋梦神人谓曰: 异日富贵无忘葛璝也。后尹成都再梦,乃复新观宇。化之东有明月宫、千人龛、洞穴八十一所及二十四峰。有韦皋记”。《方舆纪要》卷67彭县: 葛仙山 “在县北四十里。《云笈七籤》云: 山有二十四峰,八十一洞,亦曰葛璝山,道家谓之阳平化”。

④在今四川荣昌县东三十里。《元和志》 卷33昌元县: “葛仙山在县南一百五十里。” 《舆地纪胜》 卷161昌州: 葛仙山,“ 《图经》: 在昌元县百余里。其山下临中江,上干霄汉。以葛仙翁居,因名。山有炼药岩、洗药池、甘露茶、仙茅草、打子石,俗谓掷石而住,其兆得男”。

⑤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北庙坝镇境。《清一统志·叙州府一》: 葛仙山 “在富顺县东北七十里。上有清泉。相传葛仙翁尝憩此,故名”。山麓石壁有宋刻“葛仙山” 三大字。磨崖造像数百尊。山前尚存唐、宋石刻。


猜你喜欢

  • 伊犁将军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置,治所在惠远城(今新疆霍城县南三十里,伊犁河北)。《清一统志·新疆统部》: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统辖天山南北各新疆地方驻防官兵调遣事务”。辖境相当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伊犁河流域和

  • 福善山

    在今江西南丰县西南。《清一统志·建昌府一》: 福善山 “在南丰县西南五十里。峻嶒高峻,与军山并峙。产茶最佳”。

  • 长辛店

    在今北京市丰台区西南。明称长店,天启年间于此筑墩堡,派兵驻守。清改称长新店。为京城西南交通要冲,京汉铁路经此。1923年在此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

  • 八道沟

    ①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北八道沟镇。清康熙《皇舆全览图·盛京全图》 有八道沟。光绪《吉林全省地舆图》:临江县东南有八道沟。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7:“八道沟金矿在临江、长白交界之八道沟,沙金全沟

  • 鸳鸯泺

    又名昂吉泺。在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周八十里,其水停积不流。自辽、金以来为飞放之地。《金史·地理志》 抚州柔远县: “昂吉泺又名鸳鸯泺。” 又 《太祖纪》: 天辅六年 (1122),自泽州“次鸳鸯

  • 毕节驿

    元置,即今贵州毕节市。

  • 济木萨

    即今新疆吉木萨尔县。清属阜康县。乾隆四十一年 (1776) 设济木萨县丞。光绪二十年(1894) 改名孚远城,二十八年置孚远县。1953年改为济木萨尔县。

  • 北角市镇

    亦作北镇。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北镇。明嘉靖《江阴县志》卷2 《市镇》中有“北角市”。清末改为北。

  • 楚门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松门卫。在今浙江玉环县东北二十二里楚门镇。《明史·朱亮祖传》: “徇下瑞安,复败 (方) 明善于盘屿,追至楚门”,即此。清顺治十七年 (1660) 废。玉环营设把总驻

  • 学射山

    一名斛石山、威凤山。即今四川成都市北十八里凤凰山,北宋范镇 《仲元龙图兄邀游学射》 诗注: “学射山者,以刘主禅于此学射,故名。” 《资治通鉴》: 唐光启三年 (887),王建攻陈敬瑄,“败汉州刺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