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蒲水

蒲水

①即今河北顺平县蒲阳水。《汉书·地理志》 曲逆县: “蒲阳山,蒲水所出,东入濡。” 《水经·滱水注》: 蒲水 “出西北蒲阳山,西南流,积水成渊,东西百步,南北百余步,深而不测。蒲水又东南流,又南径阳安亭东……又东入濡”。又 《清一统志 ·保定府二》: 蒲水,“ 《旧志》: 蒲水发源完县西北三十里道务村,流径县北,又东南至故曲逆城东南与曲逆水合”。

②一名蒲川、隰川河。即今山西隰县西昕水河。《水经·河水注》: “蒲川水出石楼山,南径蒲城东,又南历蒲子县故城西,……蒲水又南合紫川水,……又西南入于河水。” 《方舆纪要》 卷41隰州: 蒲水 “在州城西。源出汾州府石楼县之石楼山,流经此,又南流入大宁县界,合于昕川,而入黄河”。

③在今山西陵川县西北。《方舆纪要》 陵川县:蒲水 “在县西北二十里,西流入于丹水”。

④即蒲江水。在今四川蒲江县南。《旧唐书·地理志》: 蒲江县 “南枕蒲水”。《明史·地理志》 蒲江县: “南有蒲水,源出名山县,流经此,东入邛州界。”


猜你喜欢

  • 冷子堡

    即今辽宁辽中县北冷子堡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辽中县:“冷子堡在县治之北四十里。户数二百, 人口一千五百。有公安分局。”

  • 旧县集

    即今安徽太和县西北八里旧县镇。清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42颍州府太和县:旧县集“为太和第一镇市”。因宋为泰和县治,故名。

  • 兴京门

    亦名旺清门。清柳条边门之一。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东南旺清门朝鲜族镇。《清一统志·兴京》:兴京边门“在城东南,南至碱厂门一百十里,北至开原县英峨边界一百里”。

  • 北炉桥寨

    即今安徽定远县西北九十里炉桥镇。《清一统志·凤阳府二》:北炉桥寨“在定远县西。本朝雍正八年,移主簿驻此”。在今安徽省定远县西炉桥。清雍正八年(1730年)移定远主簿驻此。

  • 北魏镇

    又作北魏村、北位。即今河北大城县西南四十里北位乡。清属河间县, 于此设北魏村巡司。

  • 赖园

    在今广东化州市旧城宝山麓。产橘,世称赖园橘红。清光绪 《化州志》 卷11载阮元 《化州橘红记》,称此处橘最佳。赖氏守此世为业。

  • 黄金嘴山

    在今江西都昌县东南黄金嘴旁,滨鄱阳湖。清时有千总驻防。

  • 竹根滩

    即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四十里竹根镇。清光绪二十年(1894)五月,竹根滩人民“捣毁天主堂”。

  • 伏里其卫

    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罗河入乌苏里江的霍尔附近。后废。

  • 龙虎关

    ①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本名镇峡关。清光绪《湖南通志》卷29引《县志》:“明末总兵曹志建驻此,更名龙虎关。”②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北七十里龙虎村。《清一统志·平乐府》:龙虎关,“《旧志》:今龙虎关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