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蓼县

蓼县

西汉置,属六安国。治所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蓼城冈。东汉属庐江郡。三国魏属安丰郡。东晋末废。南朝梁复置,属新蔡郡。北齐改为固始县。


古县名。西汉置县,高祖六年(前201年)封孔蓼为蓼侯于此。治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北蓼城冈,属六安国。东晋末废。南朝宋泰始中于此侨置固始县。梁复为蓼县。东魏又改名固始县。


猜你喜欢

  • 鸿沟亭

    在今安徽萧县西。《水经·渠水注》: “今萧县西有鸿沟亭。” 即 《春秋》 鲁国之 “红”。

  • 功立桥

    一作恭立桥。即今安徽阜南县西南公桥乡。明正德《颍州志》卷2:功立桥集“在南乡,九十里。工商杂集,货亦适中”。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张汉集在“西南乡九十里近河谷。即旧功立桥”。

  • 富家坳

    即今四川合江县西南九支镇,对岸为贵州赤水县。民国 《合江县志》 卷1: 富家坳场 “距城九十里。在赤水县对岸,仅隔赤水河。居民六十余家”。

  • 阳明县

    1928年由零陵、宁远、祁阳、桂阳、新田、常宁6县析置,治石鼓源(在今湖南祁阳县东南石鼓源)。以境内有阳明山而得名。1929年迁白果(今祁阳县南白果市)。1931年改设阳明特区,驻石鼓源。同年废。旧县

  • 红花梁子

    即今内蒙古阿荣旗西红花梁子镇。1934年为阿荣旗驻地。1941年迁驻那吉屯。

  • 文英营

    即今江西崇义县西南文英乡。旧名文英隘,亦曰文英堡。清设守备驻此,雍正十年(1732)改设都司。

  • 临河崖

    一名阇黎洞。在今河北昌黎县南八十里。《方舆纪要》 卷17昌黎县: 临河崖 “壁立千仞,顶分八字。山腰有洞,逼近深潭,有小径可入,容二百余人。旁又有小穴十余,皆幽胜”。

  • 八沟营

    即今河北平泉县。旧称东河汛。清雍正九年(1731)于此设守备驻防,后又增置千总参将于此。

  • 亦思法杭

    亦作亦思弗罕、伊思把罕。即今伊朗德黑兰南伊斯法罕。《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亦思法杭”。

  • 阿养城

    在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南。《水经·河水注》:参合县“西去沃阳县故城二十里,县北十里有都尉城。《地理志》曰:沃阳县,西部都尉治者也,北俗谓之阿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