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虎牙山

虎牙山

①在今湖北宜昌县东南长江北岸虎牙滩处,与荆门山斜对。《后汉书·岑彭传》: 建武九年(33),公孙述 “拔夷道、夷陵,据荆门、虎牙。横江水起浮桥,斗楼,立攒柱绝水道,结营山上,以拒汉兵”。《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并以物像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水势急峻。故郭景纯 《江赋》 曰: 虎牙杰竖以屹崒,荆门阙竦而盘礴。”

②在今湖北荆门市西南。《舆地纪胜》 卷78荆门军: 虎牙山 “在城西南三里”。明曹学佺 《名胜志》:“《舆地志》 云: 荆门山在城南,虎牙山在城西,各去五里。 其山乱石岩, 上合下开, 有如虎牙重门之状。”


古山名。又称武牙山。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长江东南岸,西北与荆门山隔江相望。山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行,故名。《资治通鉴》:东汉建武九年(33年),公孙述遣田戎、任满等下江关,“据荆门、虎牙,横江水起浮桥、关楼、立��柱以绝水道,结营跨山,以塞陆路”,即此。


猜你喜欢

  • 须水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管州。治所即今河南郑州市西三十里须水镇。贞观元年 (627)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河南省荥阳市东须水镇。属管州。贞观元年(627年)废。

  • 靖江县

    ①明成化七年 (1471) 析江阴县置,属常州府。治所在今江苏靖江市。长江在此分为南北两道,天启以后县北江流渐淤为平陆。民国初属江苏苏常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93年改设靖江市。②清光绪三十四年

  • 义兴郡

    ①西晋永兴元年(304)置,属扬州。治所在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宜兴、溧阳二市地。隋开皇九年(589)废。②北魏置,治所在高冢城(今江苏泗洪县西北)。北齐废。(1)西晋永兴元年(304

  • 赤土岭

    在今山西榆社县东南。《清一统志·辽州》:赤土岭“在榆社县东南四十里。其土独赤,故名”。

  • 哈喇裕勒衮

    一作哈拉玉尔滚。清置,在今新疆温宿县东喀拉玉尔滚村。《清一统志·阿克苏》: 哈喇裕勒衮台在 “札木台东少南八十里”。

  • 武建郡

    南朝梁置,属雍州。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北。北周废入汉南县。

  • 盐道山

    一名坛道山。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南。《水经·涑水注》: “盐道山,其西则石壁千寻,东则磻溪万仞。 ……路出北��, 势多悬绝, 来去者咸援萝腾崟,寻葛降深,于东则连木乃陟,百梯

  • 海坛 (壇) 山

    一作海澶山,又名东岚山。即今福建平潭县海坛岛。《明一统志》 卷74福州府 《山川》:海坛山 “在福清县东南,海上远望如坛,因名”。《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福清县: 海坛山 “上多云气,亦名东岚山”。

  • 陶渚

    即陶河。今河南孟县南一段古黄河的别称。《魏书·孝庄纪》: 武泰元年 (528) 四月,“车驾巡河,西至陶渚”。即“陶河”。

  • 隆马崖山

    在今四川屏山县西。《方舆纪要》 卷73马湖府平彝长官司: 隆马崖山在 “司西北二里。山形峻耸”。嘉庆 《四川通志》 卷13屏山县: 隆马崖山“其山丰隆,状如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