蚶江
即今福建石狮市北蚶江镇。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 置泉州府通判于此。
即今福建石狮市北蚶江镇。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 置泉州府通判于此。
①南朝梁中大通五年 (533) 改东徐州置,治所在下邳县 (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三里)。东魏武定八年 (550) 复名东徐州。②南朝梁太清四年 (550) 分荆州置,治所武陵郡武陵县 (今湖南常德
又作率水。即今黑龙江省青冈县东通肯河。源出小兴安岭,南流入呼兰河。《金史·太祖纪》:太祖“以偏师伐泥厖古部跋黑、播立开等,乃以达塗阿为向导。沿帅水夜行袭之, 卤其妻子”。即此。
汉高帝置,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北二十五里(今滨州市南二十六里旧镇西南十里千乘遗址)。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高青、滨州等县市地。于郡置铁官、盐官。东汉改为乐安国。西汉置,治千乘县(今山东高青县东北
唐天宝元年(742)改汤州置,治所在汤泉县(今越南谅山省谅山东南)。辖境相当今越南谅山省及河北省部分地。乾元元年(758)复为汤州。
1914年改广宁县置,属奉天辽沈道。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广宁镇)。县西有医巫闾山,隋开皇间封为北镇,县因此名。1929年直属辽宁省。旧县名。1914年改广宁县置,治今辽宁省北宁市广宁镇。原属奉
①在今安徽滁州市西。《舆地纪胜》卷42滁州:丰山“《丰乐亭记》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在清流县西南五里。上有汉高帝庙。唐梁载言《十道四番志》:滁州有丰亭山,疑即此山。又按:晋、宋、齐《地里志》:汉之沛
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西盐池。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4辟展:纳呼“四围皆山,滨湖之地司驻牧。其西谷口狭而深,为辟展东境关隘”。清光绪年间置西盐池驿于此。
隋大业初置,属安定郡。治所即今甘肃灵台县西北梁原乡。唐属泾州,兴元二年(785)入吐蕃。贞元四年(788)复置。《新唐书·李元谅传》:元谅“节度陇右,治良原。……开美田数十里”。五代晋改置良原军,后周
在今云南永平县东北五里。《方舆纪要》卷118永平县:关索砦“周回二里。俗传蜀汉将关索所筑。寨下有洞,首尾相通,樵牧过之,常闻洞中有戈戟声”。
即今云南罗平县东南大水井乡。清有外委把总驻防。集镇名。(1)在云南省罗平县南部。大水井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100。明在村中打有一口大井,遂名。产玉米、小麦、油菜籽、烤烟、生姜等。黄八公路经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