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平郡

西平郡

①东汉建安中分金城郡置,治所在西都县(今青海西宁市)。辖境相当今青海湟源、乐都两县间湟水流域。十六国南凉太初元年(396)秃发乌孤建都于此。北魏废。

②西晋永嘉五年(311)置,治所在西平县(今广西西林县东南西平)。南朝梁废。

③隋大业初改鄯州置,治所在湟水县(今青海乐都县)。辖境相当今青海门源、湟源、尖扎以东地。唐武德二年(619)复改鄯州,天宝初改为西平郡,乾元元年(758)又改为鄯州。


(1)东汉建安中分金城郡置,治西都县(今青海西宁市)。属凉州。辖境相当今青海省湟源县、乐都县间湟水流域。十六国前凉曾建都于此。北魏改置鄯善镇。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鄯州为西平郡。(2)西晋永嘉五年(311年)置,治西平县(今广西西林县东南西平)。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上游与南盘江流域之间地区。南朝梁废。(3)隋大业初改鄯州置,治湟水县(今青海乐都县)。辖境相当今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湟源、乐都、化隆回族自治县及西宁市。唐武德二年(619年)改为鄯州,天宝初复为西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鄯州。


猜你喜欢

  • 亦佐县

    元代于夜苴部置,属罗雄州。治所在今云南富源县东南八十六里亦佐。明永乐初改属曲靖府。《明一统志》卷87曲清府亦佐县:“号夜苴部,后讹为亦佐。”清康熙八年(1669)废入罗平州。古县名。元初置,治今云南省

  • 纳文慕仁盟

    原称西布特哈地区,即清末所设西路布特哈总管衙门所辖区域。1932年伪满洲国在此设兴安东分省。1945年解放,1946年3月,在扎兰屯成立纳文慕仁省政府,同年6月改称纳文慕仁盟,属兴安省。“纳文慕仁”,

  • 石炭堡

    在今贵州锦屏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铜鼓卫:石炭堡“在卫西”。

  • 沔南县

    1943年3月日伪由沔阳县荆河以南地析置,治所在新堤镇(今湖北洪湖市)。1945年8月废。

  • 陇竿城

    又作陇干城、笼干城。北宋筑,即今宁夏隆德县。《元丰九域志》卷3顺德军:“庆历三年,以渭州陇竿城置军。”即“笼竿城”。

  • 鄂尔追图博木

    亦作鄂勒著衣图博木。又名三台。在今新疆博乐市西南赛里木湖东岸。《清一统志·伊犁》: 鄂尔追图博木台在 “博尔齐台东北八十里”。

  • 石罗山

    在今福建永安市东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97永安县:“石罗山在县东万山中。突起七峰,次第排列,四面有洞, 口狭而中广。”

  • 春秋时邾地。在今山东费县南。《春秋》: 僖公元年 (前659),“九月,公败邾师于偃”。《公羊传》作缨。古邑名。春秋邾邑。在今山东省费县南。《春秋》僖公元年(前659年),“公败邾师于偃。”即此。

  • 桃花堡

    明嘉靖中筑堡。即今河北蔚县东北九十里桃花镇。清于此设把总驻守。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筑,即今河北省蔚县东北桃花。清设把总驻守。

  • 表氏县

    东汉改表是县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高台县西骆驼城。《后汉书·五行志》: 光和三年(180),“自秋至明年春,酒泉表氏地八十余动,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倾,县易处,更筑城郭”。北周属建康郡。隋废。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