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营镇

西营镇

即今山西襄垣县北西营镇。《清一统志·潞安府》“下良镇”条下:西营镇“在县北四十五里,与沁州武乡县接界”。


(1)镇名。(1)在山西省襄垣县北端。面积57.5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西营,人口 2670。东晋大兴二年(319年),石勒筑城于城底村北,西营即城西之兵营。为上党重镇。1949年属襄垣五区。1954年属下良乡,1956年建西营乡,1958年属下良公社。1959年析置西营公社,1984年改镇。漳河北源纵穿镇境。主产小麦、玉米、谷子。盛产党参、花生。有采煤、建材、造纸等厂矿。有公路南通县城、北达武乡县。有后赵石勒城遗址、八路军总部旧址。(2)在山西省交城县东南隅。面积27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西营,人口 7460。春秋时期为平陵县兵营而得名西营。1949年属交城九区,1950年属七区,1953年属营儿乡,1956年为西营乡,1958年属火箭公社,1959年改称西营公社,1984年改镇。地处太原盆地边沿。主产小麦、棉花、玉米、高粱、谷子,盛产蔬菜。有酿造、编织。有阀门、化工、农药、造纸、木器、铸造、复合肥料等厂。公路接307国道。(3)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东南部。面积126.7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西营,人口 1000。唐朝建村,传唐太宗李世民征东到此,安营扎寨,此为西营,故名。1949年设历城县西营区,1957年改乡,1959年改公社,1985年置镇。产小麦、玉米、甘薯、杏、苹果、梨、柿子等。有锅炉、制药、织带、胶帽、石料等厂。济临公路经此。(4)在陕西省白河县西部。面积95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鲶鱼套,人口360。镇以境内西营村得名。1949年设西营乡,1958年设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6年与朱良乡合并设西营镇。主产玉米、小麦、稻,盛产生漆、木耳、猕猴桃、天麻、油桐、核桃。有公路通县城。(2)集镇名。在河北省大名县城东北部。营镇回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730,回族占33%。唐司马宗德元及夫人死于此,取村名宗固,后以村民乐善好施改名善乐营。村扩大为东、西两村后,此村居西,又为集镇,因名西营镇。漳河在此注入卫河。产小麦、玉米、棉花。屠宰业发达。有米面加工等厂。通简易公路。


猜你喜欢

  • 独立登滩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永登暗沙。1935年公布名称为独立登滩。1947年改名永登暗沙。

  • 龙见石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南。《方舆纪要》卷105琼州府乐会县:龙见石“在县西北十五里。状如龙首。山脊半里许皆黑石,崚嶒叠出,若龙鳞然。黎盃水绕其前”。

  • 归义驿

    在今湖南汨罗市东南。即古汨罗戍。后为归义驿。

  • 夏阳镇

    ①北宋置,属郃阳县。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夏阳村。②即今福建明溪县东夏阳乡。明、清置巡司于此。

  • 留园

    又名刘园。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时名东园。清嘉庆年间归刘氏,名寒碧山庄。又名刘园。清光绪初归武进盛氏,改名留园。园内花木楼台,布置闲雅,集园林之大成,被誉为清江南园林代表作之一。19

  • 养阴里

    在今河南宝丰县北。《续汉书·郡国志》:颍川郡襄县 “有养阴里”。《水经·汝水注》: 古养水“出鲁阳县北将孤山北长冈下,……又东径沙亭南,故养阴里也”。

  • 嘉零湖

    一作加林错。即今西藏申扎县西北格仁错。清末辛亥年版 《西藏新志》 卷上: “嘉零湖,在当拉裕穆湖之东。其形自西北斜亘于东南,长四十英里,广八里至十二英里。湖水清澄。自西北隅流出,而入查尔喀特湖。又自其

  • 兴盛旺村

    在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南。清光绪三十年(1904)五原厅由大佘太移治于此。后又徙治隆兴长(今五原县)。

  • 轮氏县

    东汉建初四年 (79) 改纶氏县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登封市西五十四里颍阳镇。西晋废。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武林县复置,属洛州。大业元年 (605) 改为嵩阳县 (徙治今登封市)。

  • 沙崖海口

    在今河北乐亭县东三十五里北沙崖。清时设把总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