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黄寺

西黄寺

在今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北。是清顺治九年(1652)为来京朝见的西藏黄教领袖达赖五世所建的住锡之所,故有“达赖庙”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西黄寺被拆除,现仅存寺西的班禅六世塔院。


又称黄寺。在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为清初著名喇嘛庙。清顺治九年(1652年)为接待五世达赖进京朝觐敕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世班禅到承德为乾隆祝寿后随驾进京亦居此,年底六世班禅在此圆寂。乾隆四十七年诏命在寺西侧为他建衣冠石塔,即“清净化域塔”。塔为汉白玉砌筑,中心为一座高16米的藏式佛塔,建于3米多高的石台基上。四角各有塔式经幢一座,幢身下层绘刻经文,四周有石护栏。为清代佛塔建筑精品。现保存完好。


猜你喜欢

  • 乾阳山

    在今云南石屏县北。《方舆纪要》 卷115石屏州: 乾阳山在 “州北五里。高五百丈。上有石洞,林木郁葱”。

  • 凌霄峰

    ①在今江西星子县北四十三里庐山。《舆地纪胜》 卷25南康军: 凌霄峰 “在庐山昭德观之北。岩石玲珑,周回道左,巉岩万状,乔木干霄。前对五老峰如宾客。此山之绝致也。有朋真尼院,依岩而居”。②即凌霄山。在

  • 乳香台 (臺)

    在今河南沈丘县南老城南二里。旧产乳香,故名。明置巡司于此。

  • 百丈沟

    一名百步沟。在今江苏溧阳市南三里。宋《景定建康志》卷19:百丈沟,“相传云:此处田多高印,开沟以灌溉,东流合于白云径,下入太湖”。《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溧阳县:百丈沟“旧有坝三十四,潴水溉田,岁久淤

  • 西洋溪

    即今广东梅县东之西阳溪。《元和志》卷34程乡县:西阳水“在县南二十三里”。《方舆纪要》卷103程乡县:西洋溪“在县东南四十里九峰山下。源出明山,逆流而西,会于梅溪”。

  • 芦子关

    亦曰芦关。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与靖边县交界处。唐杜甫《塞芦子》诗:“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方舆纪要》卷57引蔡梦弼云:“去延州百八十里有土门山,两崖峙立如门,形若葫芦,故谓之

  • 朱崖洲

    即今海南省海南岛。《太平御览》卷69引王隐《晋书》曰:“朱崖在大海中。遥望朱崖洲大如菌,举帆一日一夜至洲。周匝二千里,径度七八百里,可十万家。”《水经·温水注》 引王氏《交广春秋》曰:“清朗无风之日,

  • 石照山

    一名石镜山。在今安徽绩溪县东。《舆地纪胜》卷20徽州:石照山“在绩溪县东五里。有石高二丈,光可以鉴。旁有石照院”。

  • 东胜县

    ①金置,为东胜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城关镇。蒙古至元四年(1267)废。②1912年改东胜厅置,后属绥远特别区。治所即今内蒙古东胜市。1928年属绥远省。1983年改设东胜市。(1)古县名。金

  • 四明

    浙江省旧宁波府(治所在鄞县,今浙江宁波市)的别称,以境内有四明山得名。宋明州、庆元府,元庆元路,明、清宁波府的别称,以境内四明山得名。如宋有《乾道四明图经》、元有《延祐四明志》、清有《四明志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