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观音山

观音山

①亦名佛山。在今黑龙江省嘉荫县东南保兴乡。民国《黑龙江志稿》卷2:佛山县“佛山镇有观音山,故名”。又卷4:观音山在“(乌云)县东南百四十里,位扎伊河北岸。多金矿”。

②一名惠山。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北。元《至顺镇江志》卷7:观音山“在(丹阳)县东三里漕渠东岸”。

③即支硎山。在今江苏吴县西。明王鏊《姑苏志》卷8:支硎山“东址有观音寺,故又云观音山”。

④在今江苏南京市北观音门外。《方舆纪要》卷20江宁县:观音山“滨大江,西引幕府诸山,东连临沂、衡阳诸山,形如绣错, 皆悬崖峭壁,共捍大江,真天设之险也”。《清一统志·江宁府一》:观音山“有石临瞰江水,形如飞燕,曰燕子矶”。清康熙、乾隆皇帝南巡屡幸此。

⑤在今江西崇义县南。《舆地纪胜》卷36南安军:观音山“在上犹。昔有人登山不能,乃讽观音号,恍惚若有白衣人掖之至山趾”。《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崇义县:观音山“在县南十里。山势峭峻,登者股慄”。

⑥在今台湾省高雄县东北。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观音山“在阿猴林之西北、小冈山之东南。其山生成五片,中一座尖秀,形象如佛,故名曰观音山”。

⑦即今广东佛冈县东北苦茶山,接新丰县界。《清一统志·韶州府》:观音山“在英德县东南九十里,接从化县界。高峰卓绝,林木阴翳,中有紫竹,下有龙潭,瀑布飞空,名白水,盖即沱水所出之茗茶山也”。

⑧即越秀山。在今广东广州市北越秀公园。《清一统志·广州府》:越秀山“明永乐初,指挥使花英于山巅起观音阁, 山半建半山亭,俗呼为观音山”。

⑨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十里。《明史·地理志》镇远县:“东有观音山。”《方舆纪要》卷122镇远县:观音山在“府东十里。岩石错立,俗名观音岩。《志》云,府西十里亦有观音岩,岩高数十丈,屹立江上。下有石洞,可据船而入,称为幽胜”。

⑩又名方丈山。在今云南鹤庆县南百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17鹤庆军民府:方丈山“巍峨峻拔。山半有洞,曰太极洞。中有池, 曰金龙潭,深不可测。一名观音山”。

(11)在今云南宜良县西十里。《清一统志·云南府》:观音山“山顶有泉。今名水井山。其南有岩泉山”。

(12)在今云南鹤庆县西。明洪武中置土巡检司于此。

(13)在今宁夏中卫县北。《方舆纪要》卷62宁夏中卫:观音山“在卫北五十里,山有观音洞”。


(1)山名。(1)在江苏省扬州市西北、蜀岗东峰上。是隋代迷楼的遗址,宋为摘星寺,明是功德林,亦称功德山。上有山门、殿宇、楼堂等,内供观音像,因名。山位于扬州唐城遗址子城的西南角,设有扬州唐城遗址文物保管所。现存大部分为晚清及以后的建筑。(2)在湖南省衡阳县西南,与衡南、祁东二县交界处。山体似观音盘座,故名。主峰海拔741.3米。由变质岩与花岗岩构成。矿产有重晶石、铁、锡等。林木繁茂。有五代周建筑王马寨隘口,扼两衡要道,古称天险。(3)在云南省昆明市南滇池西岸。海拔 2040 米。山临浩池,孤峰突兀,有“小南海”、“小普陀”之称。山巅建寺,原为土主庙,供奉大黑天神。明成化间,黔国公沐琮命建观音殿,遂得名观音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僧人悟真募建后殿,次年增建伽蓝殿,时游人日增,成为佛教胜地。现存建筑有明隆庆年间建“小南海”牌坊一座,清代所建七级砖塔及观音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4)又称八里坌山。在台湾省台北县淡水河口南侧。以山有八面得名。台湾著名火山体之一。海拔612米。山顶西北侧有深邃的小火口湖。据旧志记载,因山峰屹立,如菩萨端坐,故有“观音”之名。其南海拔310米处有凌云禅寺。山间春日多桃花,附近有岩洞。为游览地。(5)越秀山的俗称。(2)岛名。在浙江省舟山市舟山群岛中部、衢山(岛)西南。属岱山县。据传古代僧人觉梵见此峰峦奇秀,登顶俯视大海,遂建观音殿(已废),山以寺得名。为浙东天台山脉入海尾闾。海拔314.4米,为岱山县最高峰。主要由凝灰岩构成。坡陡,山峦林木茂盛,多黑松。


猜你喜欢

  • 延庆宫

    即常道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隋时建。

  • 大川

    集镇名。在吉林省通化县西南部。大川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880。清光绪初年建屯时,古树参天,俗称大树川,简称今名。201国道经此。

  • 建昌镇

    ①金置,属迁安县。即今河北迁安县东北四十里建昌营镇。②清置,属四川总督。驻地在宁远府 (今四川西昌市)。后废。(1)在辽宁省建昌县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

  • 枝江侯国

    东汉改枝江县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北。三国魏复为枝江县。

  • 三官寺

    亦名三官台。即今湖南慈利县西九十里三官寺乡。三国吴置溇中县于此。集镇名。在湖南省慈利县西部、烂船溪汇入索水处。三官寺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600。始名三官坛,以有祀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坛得名;后建寺,

  • 普淜驿

    明属姚安军民府姚州,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普淜彝族乡。

  • 计戍水

    亦作计式水、计舒河。即今新疆天山以南之塔里木河。《周书·异域传》:龟兹国“其南三百里有大水东流,号计戍水,即黄河也”。又,于阗国“城西十五里亦有大水,名达利水,与树枝俱北流,同会于计戍”。

  • 尹山桥

    在今江苏吴县东南二十里,跨运河。《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长洲县“宝带桥”条下:“明初,康茂才败张士诚兵于此。”

  • 楚雄县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威楚县置,为楚雄府治。治所即今云南楚雄市。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云南卷上: “威楚,酋名。更威为雄。” 民国初属云南滇中道。1916年直属云南省。1983年改设楚雄市。古

  • 中山纪念堂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越秀山南麓、东风中路北侧。1921—1922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在此设总统府。孙中山逝世后,各界于此筹建纪念堂。工程于1929年动工,1931年落成。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