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贺兰山

贺兰山

①又名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北隅的天螺岭。《寰宇记》 卷108虔州赣县: 贺兰山 “在州西北隅。本名文壁山,即郁孤台是也”。

②古称卑移山。又名阿拉善山。在今宁夏西北部,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互界。南北走向。长约200多公里,宽约 30公里。海拔2000—2500米。《隋书· 地理志》: 灵武郡弘静县有贺兰山。《元和志》 卷4灵州保静县: 贺兰山“在县西九十三里。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駮马,北人呼駮为贺兰”。故名。


又称阿拉善山。《元和郡县志》:“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骏马,北人呼骏为贺兰。”故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边境和内蒙古自治区接界处。南北走向,长200多千米,宽15~50千米。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同名主峰(当地称敖包圪垯),在银川市西北与内蒙古交界处,海拔3556米。西侧和缓,东侧以断层临银川平原,山间垭口为东西交通通道。为中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中段东坡建有以保护干旱地区山地生态系统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珍贵野生动物,煤藏丰富。特产贺兰石。东麓有西夏王陵。在贺兰诸口分布的300多幅古代游牧民族岩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高寨

    ①在今江西黎川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86建昌府新城县: 高寨在 “县东南三里。唐末危全讽起兵常屯据于此。今堙”。②即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高寨乡。明 《西宁卫志》 卷2: 卫城 “东二十五里有傅家

  • 梁期县

    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磁县东北。三国魏废。《水经· 浊漳水注》: “漳水又东径梁期城南。《地理风俗记》 曰: 邺北五十里有梁期城,故县也。汉武帝元鼎五年,封任破胡为侯国。晋惠帝永兴元年骠骑王浚遣

  • 武安郡

    ①北魏置,属凉州。治所在宜盛县 (今甘肃民勤县西南)。辖境相当今甘肃民勤县地。西魏废。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洺州置,治所在永年县(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城关镇)。辖境相当今河北永年、曲周、武安、邯郸、

  • 殷河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清一统志·饶州府一》: 殷河 “在万年县 (今青云镇) 北。源出百丈岭,汇东南诸溪入洎江”。

  • 安故郡

    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安故县(今甘肃临洮县南)。后废。西汉置,治安故县(今甘肃临洮县南)。辖境约当今甘肃省临洮、渭源等县一带。西晋废。十六国前凉复置,后又废。

  • 芦沥场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三十二里新仓镇。《元丰九域志》卷5:海盐县有“芦沥”盐场。《方舆纪要》卷91平湖县:芦沥市,“宋、元时俱置盐场于此。明初吴元年,并盐场于县东南十五里之独山盐场,改置嘉兴盐运分司于此。洪

  • 迦毘黎河

    亦名殑伽河。即今印度东北之恒河。《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国》: 中天竺在四天竺之会,都城曰茶镈和罗城,滨迦毗黎河”。《大唐西域记》 卷8: “殑伽河南有故城,周七十余里。……昔者人寿无量岁时,号拘苏摩

  • 黄岩县

    唐武后天授元年 (690) 改永宁县置,属台州。治所即今浙江台州市西之黄岩区。《寰宇记》卷98: “以其山顶有黄石,故以名之。” 元属台州路,元贞元年 (1295) 改黄岩州。明洪武二年 (1369)

  • 东涧

    在今河南睢县东。《资治通鉴》:东晋太和四年(369),桓温北伐至枋头,以粮尽撤军,慕容垂率八千骑追之,“及温于襄邑。范阳王德先率劲骑四千伏于襄邑东涧中, 与垂夹击温,大败之,斩首三万级”。在今河南省睢

  • 美卧沟山

    在今四川小金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与梦笔山相连,山势峻险。美卧沟发源于此。清魏源 《圣武记》 卷7 《乾隆再定金川土司记》: 乾隆三十七年 (1772),阿桂攻占美诺,僧格达逃至 “泽旺所居之底木达,泽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