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马县
1912年改那马厅置,属广西南宁道。治所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周鹿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1年和隆山县合并改置马山县。
旧县名。1912年由那马厅改置,治那马(今广西马山县西南周鹿镇)。1915年将武鸣县承审之定罗土司全部地,白山、古零、旧城、兴隆等土司和武鸣县属各插花地并入。1952年撤销,与隆山县合并,设立马山县,迁今马山县驻地白山镇。
1912年改那马厅置,属广西南宁道。治所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周鹿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1年和隆山县合并改置马山县。
旧县名。1912年由那马厅改置,治那马(今广西马山县西南周鹿镇)。1915年将武鸣县承审之定罗土司全部地,白山、古零、旧城、兴隆等土司和武鸣县属各插花地并入。1952年撤销,与隆山县合并,设立马山县,迁今马山县驻地白山镇。
古都邑名。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窑店镇一带。秦孝公十二年 (前350) 筑城,并将国都自栎阳迁此,因置咸阳县。据 《三秦记》: “在九嵕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 《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十
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北水泉乡瓦房村西南唐山峭壁上。1965—1975年在此发掘出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现三百余件打制石器、灰烬、烧石、烧骨及披毛犀、羚羊等大批更新世晚期动物化石。为距
北宋熙宁元年 (1068) 改擦珠堡置,属秦州。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南什川乡古城。熙宁五年(1072) 割隶通远军,改为通渭砦。
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南。北宋元丰二年(1079)开清汴工程,六年因汴河暴涨,“创开生河一道,下合入刁马河”(见《宋史·河渠志·汴河》)。古水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南。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开清汴工程,
在今陕西西安市北,唐太极宫西。宋敏求《长安志》 卷6: “宫城东西四里,南即皇城,北抵苑掖庭西门,贞观二年勅左丞戴胄于掖庭西门简宫人出之。按: 掖庭宫盖高祖所起,宫人教艺之所也。”
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北。一说在旧城西。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笋里。”
在今广东南海市东,东北距广州市十六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扶南水在“府西南十六里。一名扶溪, 民居环错,多菱芡之利”。
即今四川新都县西大丰镇。同治 《成都县志》 卷1: 崇义桥 “距城三十五里”。
①东魏武定七年 (549) 改青、冀二州置,治所在龙沮县 (今江苏灌云县西南龙且)。北齐移治朐县 (北周改朐山县,在今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隋大业初改为东海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改海州,天宝元
在今江苏高邮市西南,接安徽天长市境。《晋书·谢玄传》:东晋太元中,谢玄自广陵救三阿,“何谦解田洛围,进据白马”。即此。《明史·地理志》 高邮州:“西南有白马塘。”在今江苏省高邮市西南。东晋太元中,谢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