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口
在今河北乐亭县南三十五里,老米河入海处。清光绪 《畿辅通志》 卷68引 《永平府志》: 野猪口 “今名老米沟,……滦流昔时从北入海,今虽闭塞,潮汐逆流浸淫尚十余里,深六七尺,距口十里,有拦江沙二道,明永乐时倭夷自此入犯,旧有防兵炮台”。
在今河北乐亭县南三十五里,老米河入海处。清光绪 《畿辅通志》 卷68引 《永平府志》: 野猪口 “今名老米沟,……滦流昔时从北入海,今虽闭塞,潮汐逆流浸淫尚十余里,深六七尺,距口十里,有拦江沙二道,明永乐时倭夷自此入犯,旧有防兵炮台”。
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小黑河。《水经·河水注》: 武泉水 “东出武泉县之故城西南,水南流又西屈径北舆县故城南,其水又西南入芒干水”。
十六国后赵置,治所即今山西离石县。后燕改置离石护军。东晋大兴元年(318年)石勒置,治离石县(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属并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吕梁、柳林、中阳、方山、临县等市县。北魏改为离石镇。
在今广西贵港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8贵县 “泛水江” 条下: “又有武思江在县西六十里。自郁林州博白县流入界,俱注入郁江。”
即今山西隰县西南午城镇。1938年3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曾在此袭击日本侵略军,粉碎了敌人侵占黄河渡口的企图。
亦名罗山,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白马关乡东南。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9罗江县:“《志》云:大霍山在县西南十里,罗公远修真处也。上有罗真宫,宋何彦真有记。”
明置,属石泉县。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3石泉县: 宝珠寨在 “县北百二十里。《志》 云: 宝珠古寨口与县西北百五十里之赤珠古寨口,俱为番蛮出入要口。昔时立此二寨,以限隔之。今故址犹存”
即今新疆沙湾县东北玛纳斯河东沙门子村。清光绪《旧刊新疆舆图》绥来县图:西北有沙门子。
在今安徽和县南。《宋史·河渠志》: 南宋乾道二年 (1166),“以和州守臣言,开凿姥下河,东接大江,防捍敌人,检制盗贼”。《方舆纪要》 卷29和州: 姥下河 “在州西南三十里姥下镇。源出麻湖,东南流
即今新疆于田县境之克里雅河。《新唐书· 西域传 · 于阗》: “于阗东三百里有建德力河……河之东有汗弥,居建德力城,亦曰拘弥城,即宁弥故城。”
即今安徽利辛县西五十二里王人镇。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王老人集在“东北乡九十里,淝河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