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腰山
即今福建霞浦县西南三沙湾内长腰岛。清《乾隆内府舆图》:霞浦县西南有长腰山。
即今福建霞浦县西南三沙湾内长腰岛。清《乾隆内府舆图》:霞浦县西南有长腰山。
西汉置,属东平国。治所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仲浅。《史记·万石张叔列传》:“郎中令周文者,名仁。其先故任城人也。”即此。东汉为任城国治。西晋属高平郡。南朝宋废。北魏复置,移今济宁市南二里,为任城郡治。北齐
在今青海刚察县北。清张穆 《蒙古游牧记》卷12前左翼头旗: “按前左翼头旗及西右翼前旗,皆驻牧在青海迤北琼科地方。《平番奏议》: 青海迤北琼科地方,甚为宽广,足敷各旗驻牧。”
亦作涩滩。即今安徽泾县东北琴溪入青弋江处赤滩乡。明嘉靖《泾县志》卷1:涩滩在“县东北十五里”。清嘉庆《泾县志》卷2:赤滩镇“在县东十五里”。古镇名。即今安徽省泾县东北赤滩。临青弋江。
①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南,东流经山塘镇入北江。《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廉水 “在清远县西四十里高平乡。源出重山趾,水侧有人姓廉居此,因以为名”。《清一统志·广州府》: 廉水 “一名山塘水”。②又名廉让
①即今辽宁昌图县北满井乡。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昌图府图: 东北有满井。②即今黑龙江省宾县西北满井乡。《清史稿·地理志》 宾州府: 官商路 “西北满井达阿城”。
一作平虏卫。明成化十七年(1481)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嘉靖中移治老军营(今朔州市平鲁区西北五十五里平鲁城镇)。清雍正三年(1725)改平鲁县。
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建,在今陕西咸阳市南渭河上。因与长安城西便门相对,又称便桥。唐时亦名咸阳桥。是汉、唐时期由长安通往西域、巴蜀的交通要道。唐末废。北宋景德二年(1005)重修,后毁。明改为浮桥。
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境斋桑东南。《清一统志 ·塔尔巴哈台》: 萨里山 “在塔尔巴哈台东南,鄂尔和楚克山东一百里,南临沙碛”。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 “俄侬河发自萨里山阴。”
本名黄亭镇。即今福建武夷山市南七十里兴田镇。清置兴田驿于此。
即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新杭镇,东北接江苏、浙江二省界。明置杭村巡司。在今安徽省广德县北。明洪武初置巡检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