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山
在今安徽潜山县西。《方舆纪要》卷26潜山:闵山“在县西八十里。有果老岭。产茶甚佳,山最深处曰蟠山,以蟠曲名”。
在今安徽潜山县西。《方舆纪要》卷26潜山:闵山“在县西八十里。有果老岭。产茶甚佳,山最深处曰蟠山,以蟠曲名”。
在今山西壶关县南。《清一统志·潞安府一》: 惠泽池 “在壶关县南门外,明洪武九年凿”。
在今福建建瓯市治西南旧平政门外。旧有浮桥,宋乾道初郡守陈俊卿累石为址,架木为梁,建于建江上。后屡圯屡复,清初称通都桥。《方舆胜览》卷11建宁府:平政桥“跨大溪,立趾十有一,各高七十二尺,酾水之道有九,
①即今陕西柞水县东红岩寺。1935年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置五星县治此。②即今四川广元市南红岩镇。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红江县。
在今江苏泗洪县南洪泽湖范围内。《元和志》卷9泗州徐城县:永泰湖在“县(治今洪泽县西临淮乡)南二里。周回三百六十三里。其中多鱼,尤出朱衣鲋”。《寰宇记》卷16临淮县:“永泰湖在县北五十里。大业三年开通济
一名恶 (亚) 子祠。即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二十里七曲山大庙。为祭祀晋人张恶子 (张育) 之庙宇。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汉中志》: 梓潼县“有善板祠,一曰恶子,民岁上雷杵十枚,岁尽不复见,云雷取去”。唐
在今河南洛阳市南。相传为关羽头颅葬处。《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孙权遣将“斩羽及子平于临沮”。注引《吴历》曰:“权送羽首于曹公。”曹操特以隆礼葬之。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始建关林庙于此。在河南省洛
1913年改永绥厅置,属湖南辰沅道。治所即今湖南花垣县。1953年改名花垣县。旧县名。1913年由永绥直隶厅改置,治今湖南省花垣县驻地花垣镇。1953年更名花垣县。
即急水镇。在今安徽望江县南三里吉水。明置急水镇巡司于此。在广东省廉江市中东部。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吉水圩,人口 6500。明末清初建,因九洲江经此流急,原称急水。清光绪年间取
在今湖南湘阴县南十七里。《清一统志·长沙府二》:赤竹城,“《府志》:宋绍兴初,知县胡昭建县治于其地,谓之新县。今遗址尚存”。
即今河北行唐县西北六十八里两岭口。《方舆纪要》卷14行唐县:两岭口镇在“县西北七十里。洪武七年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