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阆中县

阆中县

①战国秦惠文王于巴国别都阆中置,属巴郡。治所即今四川阆中市。《舆地纪胜》 卷185引《元和志》 云: “阆水行曲,经县三面,县居其中,以此为名。” 《太平御览》 卷44引 《阆山图经》 曰: “阆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 东汉建安六年 (201) 为巴西郡治。《后汉书· 公孙述传》: 建武初据蜀,遣“将军任满从阆中下江州”。即此。三国蜀汉大将张飞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被部将杀害于此。东晋末为北巴西郡治。南朝梁天监八年 (509) 为南梁北巴州治。西魏废帝二年 (553) 为隆州、盘龙郡治。隋开皇三年 (583) 为隆州治,改为阆内县。大业三年 (607)又为巴西郡治。唐武德元年 (618) 复改为阆中县,为隆州治。先天二年 (713) 改为阆州治。天宝元年(742) 为阆中郡治,乾元元年 (758) 又为阆州治。五代唐天成四年 (929) 为保宁军节度使治。北宋乾德四年 (966) 为阆州治。南宋淳祐三年 (1243) 移州县于大获山城 (今苍溪县东南王渡乡)。元复还旧治 (今阆中市),为保宁路、保宁府治。明为保宁府治。民国初为四川嘉陵道治。1928年直属四川省。1991年改为阆中市。

②南朝宋侨置,属巴西侨郡。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市境。梁废。


古旧县名。战国秦惠文王置,治今四川省阆中市。属巴郡。隋改阆内县,唐复阆中县,为阆州治。元为保宁路治,明、清为保宁府治。1991年撤销,改设阆中市。


猜你喜欢

  • 山河镇

    ①北宋置,属真宁县。即今甘肃正宁县治。1930年正宁县迁治于此。②一名头道沟。即今吉林和龙市东北头道镇。清宣统元年(1909)中日间岛协约开为商埠。(1)镇名。(1)在山西省泽州县南部。面积218平方

  • 慕德里

    一名河岭堡。即今广东广州市北郊江高镇。明洪武二年 (1369) 于此置慕德里巡司。清裁。

  • 大通桥

    ①即今江苏南京城中华门西、城墙西南转角处附近之赛虹桥。《明一统志》卷6南京:大通桥、柏川桥“俱在长安右门外,跨运渎”。②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南。《清一统志·凤阳府》:大通桥“在凤阳县东南十里。本名永安桥,

  • 白沟河

    古玄水。即今河北卢龙县东北青龙河。为滦河支流。《清一统志·永平府一》:白沟河“源出阳山之阴,绕城东北,西流入青龙河”。

  • 孟子山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北。《清一统志·长沙府》: 孟子山 “在宁乡县西北五十里。沩水所经。《县志》: 元欧道结庐读书于此。尝登山植杉成林,因书 《孟子·牛山章》 于壁,山因以得名”。古山名。在今湖南省宁乡县

  • 洮州关

    明置,属洮州卫。故址即今甘肃临潭县(旧城)。《明一统志》 卷37洮州卫: 洮州关 “在卫城西南三十里”。

  • 闷海口

    亦作天长海口、胶海口。在今越南北部河南宁省交水县附近,为红河入海之口。《明史·张辅传》:永乐五年(1407),张辅等“击破(黎)季犛舟师于木丸江。……追至胶水县闷海口”。在今越南南定省交水附近。明永乐

  • 龙銮潭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恒春镇南。《清史稿·地理志》 台南府:“龙銮潭在恒春县南,西北流入于海。”

  • 榆树台

    即今吉林梨树市北四十里榆树台镇。清光绪 《吉林全省地舆图》: 奉化县北有榆树台。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辽宁梨树县: “县属榆树台距八面城东北六十五里,县治北方三十里。”

  • 马峪

    即今河北赞皇县西南三十里下马峪乡。道直通临城县。清于此设把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