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卜部
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源一带。《辽史·太祖纪》:天赞三年(924)亲征阻卜部等,九月次古回鹘城,“庚子,拜日于蹛林。丙午,遣骑攻阻卜”。
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源一带。《辽史·太祖纪》:天赞三年(924)亲征阻卜部等,九月次古回鹘城,“庚子,拜日于蹛林。丙午,遣骑攻阻卜”。
在今四川城口县东南。清道光 《城口厅志》 卷4: 鸽子山在 “厅东一百一十里。山极险要。嘉庆元年,白莲教首殷成富、冯升、萧汉章等聚众数千人居其上”。
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南罗秀镇,与平南、容县接界。《明史·地理志》 桂平县: “又南有罗秀土巡检司。”集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东北、运江北岸。罗秀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530。因处罗秀河,故名。产稻
①即今山东肥城市西南康王河。《水经·汶水注》: 泌水 “出肥成县东北原,西南流径肥成县故城南……其水又西南流注于汶”。②即沘水。今河南泌阳、唐河县之泌阳河。《方舆纪要》 卷51唐县: 泌水 “在城西。
亦作喀尔满岭、喀喇玛岭、哈尔满阿林。即今哈萨克斯坦东北境塞米巴拉金斯克东南之卡尔巴山。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 布昆河“在阿布达尔摩多河之北百余里,源发自喀拉玛山”。
即今内蒙古商都县东南、兴和县北之五台河。《清一统志·牧厂》:希巴尔台河“在(正黄等四旗)牧厂西七里。源出诺诺浑博罗山西平地,北流入查喜尔图插汉池”。
即今广西崇左县南江州河。《明一统志》卷85江州: 绿眉水 “在州治南。流入左江”。
在今江苏无锡市东门苏家弄口。宋杨时讲学处,名黾山书院。元废为僧居,名东林庵。明万历间顾宪成、顾允成兄弟复为书院。天启年间党祸大兴,诏毁天下书院,东林实居其首,诛斥殆尽。崇祯初修复。清末改为东林学堂。
又作伯阳谷。即今甘肃天水市东伯阳乡。《晋书·乞伏乾归载记》:东晋义熙七年(411),“又攻克(姚)兴别将姚龙于伯阳堡”。即此。《水经·渭水注》:“(伯阳谷)水出刑马之山伯阳谷。”北魏置伯阳县。即今甘肃
即临泃城。石赵置,在今河北三河市东南。以临泃水而名。《资治通鉴》: 东晋永和六年(350),燕慕容霸伐赵,“收安乐、北平兵粮,与 (燕王) 俊会临渠”。即此。十六国后赵筑,在今河北省三河市南。因临泃水
北宋置,属彭原县。即今甘肃西峰市南董志乡。明嘉靖二十七年 (1548) 于此筑堡。清仍为镇,属安化县。有县丞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