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阿拉善额鲁特部

阿拉善额鲁特部

清西套蒙古二部之一。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额鲁特和硕特首领顾实汗于明末率部移居青海。清初,其子巴延阿布该阿玉什之子和罗理等居西套。康熙十六年(1677)噶尔丹袭击西套,和罗理率部避地近边。二十五年(1686)上书求牧地,诏居宁夏甘州边外贺兰山(阿拉善山)一带,遂称为阿拉善额鲁特部(又称阿拉善和硕特)。三十六年(1697)编为一旗,扎萨克驻定远营(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驻地巴彦浩特镇),游牧地相当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右旗及磴口、乌达部分地。


猜你喜欢

  • 荆山镇

    北宋置,属蕲县。在今安徽怀远县北三里。(1)在今安徽省怀远县北。北宋属蕲县,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升为县。(2)在安徽省芜湖县北部。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 9740。镇人民政府驻荆山,人口 8

  • 临池泽

    即今云南永胜县西南程海。从汉至南朝称临池泽。《汉书· 地理志》 姑复县: “临池泽在南。” 《水经·掩水注》: “掩水径 (姑复) 县之临池泽。”

  • 从化县

    ①唐永贞元年(805)改淳风县置,属横州。治所在今广西横县东北七十里镇龙江东岸古城村。北宋开宝五年(972)废。②明弘治二年(1489)析番禺、增城二县置,属广州府。治所在横潭村(今广东花都市新华镇横

  • 大浪泵

    即今台湾省台北市西北大龙峒,在淡水河与基隆河会合处之南。本高山族凯达格兰平埔人大浪泵社。清嘉庆七年(1802)改称大隆同。同治间又改大龙峒。连横《台湾通史·开辟纪》:明天启六年(1626),“西人始至

  • 达速岭

    即今山西神池县南黄华岭。《北齐书·文宣纪》:天保五年(554),“帝(高洋)北巡至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古山名。即今山西省神池县南黄华岭。《北史·齐本纪·文宣帝》:北齐天保五年(554年),

  • 征 (徵) 东元帅府

    元置,属辽阳行省。治所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之特林。明永乐七年 (1409) 改置奴儿干都司,称为奴儿干城。

  • 旗下营子

    即今内蒙古卓资县西北旗下营镇。民国《绥远通志稿》 卷2: 武川县第五区驻旗下营子。后属凉城县。1948年划归卓资县。

  • 北庆州

    即庆州。在今内蒙古巴林右翼北索博日嘎苏木古城。《明史·李文忠传》:洪武三年(1370),北征“时元帝已崩,太子爱猷识里达腊新立。文忠谍知之,兼程趋应昌。元嗣君北走……出精奇穷追至北庆州而还”。

  • 兴西郡

    即石山郡。治所在方义县(今四川遂宁市)。唐杜佑《通典》卷157遂州:“后周置遂州及兴西郡。”

  • 长甸河镇

    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长甸河口。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清设县丞驻此,民国改县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