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阿速江

阿速江

即今黑龙江省东南、中俄界河乌苏里江。明《辽东志》卷1:阿速江在“(开原)城东北二千六百里。源出古州百山, 北流入松花江(黑龙江)”。


猜你喜欢

  • 汉口

    又称夏口、沔口、鲁口。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水入长江之口。隋开皇九年(589年)伐陈,杨俊督诸军屯此。唐刘长卿有“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诗句。

  • 鸿庥岛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郑和群礁的南部边缘,北距太平岛 11.25海里。为椭圆形小岛,面积约0.08平方公里。岛上林木茂盛。中国渔民向称南乙或南密。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伊岛。1947年改名鸿庥岛

  • 湖南

    唐方镇名。广德二年 (764) 置,初治衡州 (今湖南衡阳市),大历四年 (769) 移治潭州(今长沙市)。领潭、衡、郴、永、连、道、邵等州,相当今湖南长沙市以南及广东连江流域地区。中和三年 (883

  • 三萼山

    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大目洋中之三岳山。《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三萼山“在象山县南海中六十里。其山有三峰,春时三峰之上杂花开发,绮丽可观,因以为名”。古岛名。又称三仙岛。即今浙江省象山县东南海中三岳山。

  • 洛交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鄜州置,治所在洛交县(今陕西富县)。乾元元年 (758) 复为鄜州。唐天宝元年(742年)以鄜州改置,治洛交县(今陕西富县)。辖境同鄜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鄜州。

  • 花寨堡

    明置,即今甘肃山丹县东南花寨子乡。《皇明职方地图卷》中甘肃镇边图有花寨。

  • 芦芽山

    又名芦芽尖山。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清一统志·宁武府》:芦芽山“周百余里,跨神池、五寨、静乐、岢岚诸州县界”。在山西省西北部。《大清一统志》:芦芽山“叠峰耸秀,前有小山,尖如竹阴,多生芦草,故名”。为

  • 榃滨墟

    即今广东罗定市西北榃滨镇。明万历中于此筑夜护城。清雍正十 一年 (1733) 于此置夜护巡司。

  • ①西周封国。姬姓。在今河南陕县老城东北侧。春秋时为晋邑。《左传》: 僖公三十年 (前630),郑烛之武见秦伯曰: “许君焦、瑕,朝济而设版焉。” 杜注: “焦、瑕,晋河外五城之二邑。”战国属魏。《史记

  • 候官县

    即侯官县。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即“侯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