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陇桑隘

陇桑隘

即今广西德保县东北隆桑镇。《清一统志·镇安府》:陇桑隘“在府(故治在今德保县)东四十里崇山下,接奉议州界”。


猜你喜欢

  • 中度桥

    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南五里,跨滹沱河上。《资治通鉴》:五代晋开运三年(946),契丹入侵, 自易、定趣恒州,晋杜威御之,“至中度桥, ……契丹焚桥而退”。即此。在今河北省正定县东南,跨滹沱河上。《资治通鉴

  • 征 (徵) 县

    西汉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避难村。东汉废。

  • 裂头山

    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九十里。《方舆纪要》抚宁县: 裂头山 “群山环绕,一峰高耸,顶有数尖,因名。亦曰前裂头山,以东有七峰相连,极东而尖出者,为后裂头山”。

  • 牧师苑

    西汉置,在今甘肃榆中县西北。《水经·河水注》: “苑川水出勇士县之子城南山,东北流历此成川,世谓之子城川。又北径牧师苑,故汉牧苑之地也。羌豪迷吾等万余人,到襄武、首阳、平襄、勇士,至此抄苑马,焚烧驿亭

  • 丹甑山

    一名甑山。在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西。《方舆纪要》卷107贺县:丹甑山“在县(故治在今贺街镇)西十里。高千余丈。时有云气上浮。泉流不竭,注为池,名曰仙池。《志》云:山本名幽山,唐李郃为守,更曰丹甑。宋守

  • 原墙集

    明改百尺镇置,属太和县。即今安徽太和县东北四十六里原墙镇。

  • 萧鱼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春秋》:襄公十一年 (前562),公会晋侯等伐郑,“会于萧鱼”。即此。

  • 夷陵州

    明洪武九年(1376)改峡州置,属荆州府。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枝城、长阳、远安等市县地。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为宜昌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置,治今湖北省宜昌市。属荆

  • 大八支线

    自安徽大通(今淮南市南)向西至八公山。长22公里。为淮南铁路支线。日伪于1944年修筑。

  • 九龙洞

    在今贵州铜仁市东四十里锦江南岸六龙山半。洞口西向,高30— 50米,最高处95米, 已探明长度1400米。洞分上、下二层, 由七个大厅、一个天厅和暗河组成。其中一巨型石笋如九龙盘绕。九龙洞之名盖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