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隋安县

隋安县

隋开皇十九年 (599) 置,属藤州。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西北。大业初属永平郡。唐武德四年(621) 复属藤州。贞观末废。


古县名。隋开皇十九年(599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西北,属藤州。唐贞观末废。


猜你喜欢

  • 四沙汛

    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北珠江南岸四沙,对岸为南海神庙。清时有千总驻守。

  • 金峒土司

    清初改金峒安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五十六里金洞司。雍正十三年(1735) 废。清初置,治今湖北省咸丰县西北。雍正十三年(1735年)废。

  • 长芦镇

    ①北宋熙宁四年(1071)废长芦县为镇,属清池县。故址即今河北沧州市。《方舆纪要》卷13沧州:“明初置长芦都转盐运使司,在今州治西南,领盐课司二十四,在州境者十二,在山东青州府境者亦十二,每岁额办大引

  • 内黄集

    春秋宋之黄邑。即今河南民权县西北三十八里内黄集。战国魏之外黄邑。秦、汉之外黄县城在此。

  • 济浊馆

    唐安西都护府属地。在今新疆柯坪县东。《新唐书· 地理志》 引贾耽 《四夷路程》: “自拨换、碎叶西南渡浑河,百八十里有济浊馆,故和平铺也。”

  • 芦台场

    即今天津市宁河县治。为盐场。《元史·食货二》:至元十九年(1282),“改立大都、芦台、越支、三叉沽盐使司一。二十五年,复立三汊沽、芦台、越支三盐使司”。清设盐场大使驻此。

  • 富平堰

    在今陕西富平县南。《周书·贺兰祥传》:大统十六年 (550),“太祖以泾、渭灌溉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在今陕西省富平县南。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

  • 普舍县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新兴州。治所在普札龙城 (今云南玉溪市北十六里北城镇)。《元史· 地理志》: “普舍孙苴内附, 立本部为千户,十三年改千户普舍县。” 明洪武十五年 (

  • 郭桥镇

    北宋置,属乐陵县。即今山东乐陵市。后改富平镇,明洪武二年 (1369) 移乐陵县治此。

  • 恶池

    读若呼沱。即今山西、河北境内的滹沱河。《礼记·礼器》: “晋人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郑玄注: “恶当为呼声之误也,呼池呕夷并州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