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江苏丹徒县东南姚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丹徒县图: 东南有姚家桥。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 镇江县东有 “姚家桥镇”。
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31齐东县“魏王城”条下:“县西二里延安镇有延安城。或曰,南燕时所筑。”
1914年依前琼崖道置,属广东省。治琼山县 (今海南琼山市)。辖境当今海南省。1920年废。清末置,治琼山县(今海南海口市琼山区)。属广东省。辖琼山、澄迈、定安、文昌、琼东、乐会、临高、儋县、崖县、万
亦名零关、临关、重关。在今四川宝兴县南灵关镇。《新唐书·地理志》 卢山县:“有灵关。”《新唐书·韦皋传》:贞元中,韦皋数路出兵攻吐蕃,“路惟明自灵关,夏阳攻逋租、偏松城”。北宋于此置灵关砦。即今四川省
唐武德六年 (623) 改隆州置,治所在隆平县 (今越南河山平省山西)。贞观元年 (627)废。
辽大康九年 (1083) 置,为边防城之一。在今蒙古国温都尔汗之西。《辽史·地理志》:“塔懒主城在胪朐河 (今克鲁伦河)。” 金废。辽大康九年(1083年)置,为西北边防城。即今蒙古国肯特省温都尔汗。
原名苏鲁克。 一作杨木厂。 在今辽宁彰武县境内。清康熙三十一年 (1692) 科尔沁宾图郡王、土默特达尔罕王献为 “三陵” 牧养地,改名养息牧场。光绪二十八年 (190
即今四川双流县东南正兴镇。清嘉庆《华阳县志》卷6:苏马头场“治东南五十里,交仁寿县界”。民国又名正兴场,与仁寿县共辖,“市街各辖其半”。
亦作阎良镇。即今陕西西安市东北阎良区阎良乡。旧属临潼县。《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栎阳镇” 条下: “又阎梁镇,在 (临潼) 县北七十里清水北岸。”
又名波罗庙。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区庙头村。相传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元年 (535),隋开皇十四年 (594) 重建。为历代中外商船往来停泊之处,我国船舶出海前于此庙祭拜南海神,以祈祷航海平安。历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