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轮宫
北魏太平真君中建。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御河东曹夫楼东北。 为道教宫观。 《水经· 㶟水注》: “ (大道坛庙) 坛之东北,旧有静轮宫,魏神䴥四年造, 抑亦柏梁之流也。 台榭高广, 超出云间,欲令上延霄客,下绝嚣浮,太平真君十一年又毁之。”
北魏太平真君中建。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御河东曹夫楼东北。 为道教宫观。 《水经· 㶟水注》: “ (大道坛庙) 坛之东北,旧有静轮宫,魏神䴥四年造, 抑亦柏梁之流也。 台榭高广, 超出云间,欲令上延霄客,下绝嚣浮,太平真君十一年又毁之。”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福清县: 瑞岩山在 “县东二十里,山多岩洞诸胜”,故名。明嘉靖中,戚继光曾于山北辟大洞天。
①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平乡县(乞村)西南大老营。东汉属巨鹿郡。西晋后废。北魏景明二年(501)复置,移治巨鹿城(今平乡县西南平乡镇)。孝昌中属南赵郡。隋属襄国郡。唐属邢州。北宋熙宁六年(10
1916年析原丽江府地置,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福贡县。处江边沙坝上,原名沙坝,傈僳语讹为上帕。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2年改康乐设治局。1916年以丽江县西北部上帕村一带析置(县级),治上帕
又名北制、虎牢。西周东虢邑。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汜水镇西。《左传》: 隐公元年 (前722),郑庄公即位,姜氏为共叔段 “请制。公曰: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五年(前7
即新田。在今山西侯马市西晋国遗址。晋旧都曰绛,迁于新田,称为新绛。
即今河北武安市北邑城镇。清乾隆《武安县志》卷3集镇:邑城在“县北四十里”。在河北省武安市东北部。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邑城,人口 6860。明代迁民欲在此建县城,故名欲城,后讹为
①在今山西潞城县西北五里。《寰宇记》卷45潞城县:“玉女泉在县西北五里。深五尺,未尝盈竭。泉内时有白气升出,蒙覆其上则有雨,时人谓之玉女披衣,恒以为候。”②即今湖北应城市西南汤池。《舆地纪胜》卷77德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舆地纪胜》卷89广州:乱石山“在蒲涧后,(唐)杜审言诗曰:乍将云鸟极,还与星河次;上耸忽如飞,下临如欲坠”。即此。《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白云山”条:“乱石山在府东北二
古国名。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部苏腊巴亚一带。南宋赵汝适《诸蕃志》“苏吉丹”条:“打板国东连大阇婆,号戎牙路,或作重迦卢。”
汉上林苑中的离宫。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关中记》 列为汉上林苑中十二宫之一。《汉书·王莽传》: 地皇元年 (20),“坏彻城西苑中建章、承光、包阳、大台、储元宫及平乐、当路、阳禄馆,凡十余所,取其材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