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驻跸山

驻跸山

①又名神山、神岭峰。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二十五里。《明一统志》 卷 1顺天府: 驻跸山“山石刻驻跸二字,金章宗尝游此”。又 《方舆纪要》 卷11昌平州: “其山绵亘而北,凡二十里,石皆壁立。正北有石梯,可登陟。金主暻尝游此,因名。”

②在今河北昌黎县西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7昌黎县: 驻跸山,“ 《旧志》: 唐太宗征高丽还,登此。郭造卿曰: 疑后魏文成帝尝游此,俗误以为太宗也”。

③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南唐王山 (平顶山)。《新唐书·高丽传》: 贞观十九年 (645) 伐高丽,攻安市城,“帝自山驰下,虏大乱,斩首二万级。……因号所幸山为驻跸山,图破阵状,勒石纪功”。即此。另一说在今辽宁辽阳市西南十五里首山。《辽史·地理志》 东京辽阳府: “驻跸山,唐太宗征高丽,驻跸其巅数日,勒石纪功焉。俗称手山。” 按勒石纪功之驻跸山在安市城,不在此处。

④本名薛家山。在今安徽宁国县南。《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 “鸡山” 条下: “又南二里曰薛家山。明太祖南征,尝驻跸于此,亦名驻跸山。”


古山名。有三,即今辽宁省辽阳市西南的首山(即马首山)、北宁市西北的医巫闾山及海城市西南的平顶山。因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太宗与高丽交战时,曾驻跸于上述诸山,故称。又曾为了表彰战绩,勒石纪功于驻营过的海城市南面的山上,后世亦称此山为“驻跸山”。


猜你喜欢

  • 洪坪堡

    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南洪坪乡。《方舆纪要》卷79竹山县 “吉阳关” 条下: “洪坪堡在县南二百里。路通陕西、四川诸境,有官巡戍。” 清设千总驻防。

  • 长城庄

    即今山东苍山县南四十二里长城镇。西汉置襄贲县于此。

  • 羊肠营

    即今云南宣威市东南羊场镇。旧属沾益县, 民国时设县佐。

  • 贝克穆河

    在清唐努乌梁海东北境,萨彦岭南,为伊克克穆河北源。即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北部之大叶尼塞河。《清一统志·乌里雅苏台统部》:扎萨克图汗部乌梁海一佐领“北临贝克穆河,西与南俱临华克穆河”。

  • 大盈

    即今福建南安市南大盈。清有把总驻此。

  • 乳水

    即古楚水。在今陕西商州市南。《清一统志·商州》 引 《州志》: “乳水即楚水也。源出秦望山,其色如乳,故名。自黄龙庙口至土门,其渡凡七,名七渡河。又东经南秦岭下,名南秦川。又东北至三台山,东入于丹水。

  • 七甸铺

    即今云南呈贡县东北三十二里七甸乡。旧置哨。滇越铁路经此。

  • 兴平县

    ①三国吴分庐陵县置,属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永丰县东北。南朝梁属巴山郡。隋开皇十年(590)废入庐陵县。②唐武德五年(622)置,属威州。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境。贞观元年(627)废。③唐至德二载(757

  • 辋川

    一作辋谷水。在今陕西蓝田县南。源出南山辋谷,西北流入灞河。《清一统志·西安府一》 引《蓝田县志》: “县南峣山口两峡夹峙,辋川水从此北流入灞。” 唐王维晚年隐居于此,作有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诗。

  • 瓦桥关

    唐置,在今河北雄县南易水上。五代晋入辽,后周显德六年(959)收复,于此设雄州。《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显德六年(959)伐辽,夏四月,“今上先至瓦桥关, 伪守将姚内斌以城降。……五月乙巳朔,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