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县

高县

明洪武五年 (1372) 降高州置,属叙州府。治所在怀远寨 (今四川高县北)。正德十三年(1518) 复升为高州,迁治中坝 (今高县)。清顺治初改为高县。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南缘,西南邻云南省。属宜宾市。面积 1 323.1 平方千米。人口50.3万。辖12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庆符镇。以山水险峻,以高名之。唐置羁縻高州,治今县东南,属泸州都督府。北宋熙宁后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复置高州,属叙州路。明洪武五年(1372年)降为高县。正德十三年(1518年)复为高州,移今治。清顺治初降为高县,属叙州府。1913年属下川南道,1914年属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沐爱县并入,县属川南行署区宜宾专区。1960年庆符县并入。1952年属四川省宜宾专区,1968年属宜宾地区,1996年属宜宾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低山丘陵地带,南依大娄山,北接盆中丘陵。南广河自东南入,左纳筠连河、二夹河北流出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玉米、小麦、薯类,并产蚕茧、花生、茶叶。中药材以砂仁、枳壳、首乌为著,栀子产量居全省之冠。有煤、石灰石、石英、紫砂陶土等矿。有采煤、农机、氮肥、水泥、食品加工等工业。宜珙铁路、川云公路中线纵贯县境,江高公路始此,南广河可通木船。有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及烈士陵园。名胜古迹有石门、南广河民族岩墓群等。


猜你喜欢

  • 古雷

    在今福建漳浦县东南古雷。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99漳浦县:古雷镇在“县东南鼓雷山下。古亦作鼓。有巡司,洪武二十年置。初属南靖县,正统六年改今属。有城戍守”。在今福建省漳浦县东南古雷山下,明洪武二

  • 呈贡县

    蒙古宪宗六年(1256)置呈贡千户,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呈贡县。属晋宁州。治所即今云南呈贡县。呈贡系彝语“扯过”的音译,“扯”为稻谷,“过”为海湾,意即盛产稻谷的海湾。清代属云南府。民国初属云南

  • 射桥集

    即北宋射子镇。今河南平舆县北四十四里射桥乡。《清一统志·汝宁府二》: 射子镇 “今有射桥集,在 (汝阳) 县东五十里,即射子镇”。

  • 云冈

    一名武周山。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里。上有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明于此设云冈堡。

  • 浔州府

    明洪武三年 (1370) 改浔州路置,属广西布政司。治所在桂平县 (今广西桂平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贵港、平南等县市地。清属广西省。民国初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浔州路置,治桂平县(今广西桂

  • 三汇场

    即今四川渠县东北三汇镇。清同治《渠县志》卷4:三汇镇在“县北九十里。县丞分驻于此”。因州河、巴河、渠江三水在此汇合, 因名。民国初设县佐。

  • 感恩县

    隋大业六年 (610) 置,属儋耳郡。治所在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南感城镇。《寰宇记》 卷169感恩县: “取感恩水以为名。” 唐属儋州。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元丰四年 (1081) 复置,

  • 天山砦

    在今湖北罗田县东北,接英山县及安徽金寨县界。《清一统志·黄州府二》:天山砦“在罗田县东北一百三十里多云镇南。一名天堂砦,元末徐寿辉尝据此”。

  • 维山

    亦作淮山。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北。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 房陵县 “有维山,维水所出,东入沔”。

  • 水西山

    在今安徽泾县西。《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水西山“在泾县西五里,林壑深邃。唐宣宗诗云‘报道风光在水西’,谓此也”。在安徽省泾县城西。因在青弋江以西得名。海拔313米。有始建于南齐的宝胜寺(黄蘖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