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溪
即阳元水。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南。《水经·江水注》: 阳元水 “出阳口县西南高阳山东。东北流径其县南,东北流,丙水注之。……其水北流入高阳溪,又东北流注于江,谓之阳元水口”。熊会贞按: “因水出高阳山,故有高阳溪之殊目。”
即阳元水。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南。《水经·江水注》: 阳元水 “出阳口县西南高阳山东。东北流径其县南,东北流,丙水注之。……其水北流入高阳溪,又东北流注于江,谓之阳元水口”。熊会贞按: “因水出高阳山,故有高阳溪之殊目。”
即洛阳县。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汉书·地理志》 作 “雒阳县”。
元代名阔斡秃。在今内蒙古阿巴嘎旗西北那仁宝拉格苏木 (查干敖包) 境。清温达 《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卷22: 清康熙三十五年 (1696),亲征准噶尔噶尔丹。四月,“驾次科图”。魏源 《圣武记》 卷3
即杀虎林。在今河北栾城县西北十五里乏马铺。《清一统志·正定府二》 谓杀狄林。
①今江苏连云港市南四十里新坝乡。为往来冲要。明嘉靖十六年 (1537) 移东海巡司于此。②即今江苏扬中市西北新坝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丹徒县图: 东北有新坝。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扬中县
①西山分支。在今北京市海淀区。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3“玉泉山”条:“山以泉名。泉出石罅间,潴而为池, 广三丈许, 名玉泉池。……池东跨小石桥,水经桥下,东流入西湖,为京师八景之一,曰玉泉垂虹。”群泉
一作叙浦县。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辰州。治所即今湖南溆浦县。元属辰州路。明、清属辰州府。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在湖南省西部沅江中游。属怀化市。面积3438平方千米。人口84
即白羊口。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四十里白羊城村。又称白羊口。即今北京市昌平区西白羊城。地当南北交通要冲,明代为守御重地。《明通鉴》: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以白羊口道狭,恐我军邀击,乃取昌平东北
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南。《三国志·蜀书 ·姜维传》: 延熙十八年 (255),魏雍州刺史王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却住钟题”。
在今广东珠海市西南。《明史·佛郎机传》:万历三十五年 (1607),“番禺举人卢廷龙会试入朝,请尽逐澳中诸番,出居浪白外海,还我壕镜故地,当事不能用”。清乾隆 《澳门纪略》 上卷: “外有岛广百余里,
即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四十里竹根镇。清光绪二十年(1894)五月,竹根滩人民“捣毁天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