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鲁山县

鲁山县

北周改山北县置,为鲁阳郡治。治所即今河南鲁山县。隋开皇初改为鲁县。唐初复改为鲁山县,为鲁州治。后属汝州。明属汝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中部。属平顶山市。面积2432平方千米。人口82.9万。辖6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鲁阳镇。因县城东有鲁山得名。《读史方舆纪要》汝州鲁山县:鲁山“在县东北十八里。山高耸,迥出群山,为一邑巨镇,县以此名”。春秋为鲁阳邑,属楚。西汉置鲁阳县,治今址,属南阳郡。东汉、三国魏因之。晋属南阳国。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为山北县,治今鲁山县;二十二年置鲁阳郡,治山北县。太和年间置广州,其后省。永安二年(529年)复置广州。治鲁阳郡。北周改山北县为鲁山县。隋开皇初废鲁阳郡,大业初废广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鲁州。贞观元年(627年)废鲁州,县属伊州;八年改属汝州。宋、元、明、清因之。1913年属豫西道,1914年属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许昌专区,1969年属许昌地区,1983年改属平顶山市。地处伏牛山低山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沙河自西向东流经县境,有昭平台水库和白龟山水库。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稻、烟叶、花生、甘薯等。矿产有煤、萤石、蛭石、石墨、石膏、大理石、铝土等。工业有煤炭、化肥、机械、铸造、水泥、印刷、缫丝、纺织等。焦柳铁路和207、311国道及郑南西线公路经此。古迹有邱公城新石器时代遗址、望城岗汉代冶铁遗址、唐书法家颜真卿撰文并书丹的元次山墓碑。县境西部有石人山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赤儿山

    在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明史·地理志》 东胜卫:“北有赤儿山。西有黄河。”

  • 永夏土司

    原名雍希叶布。后改称永夏。驻牧地在今青海称多县东北查曲流域。为玉树等二十五族之一。

  • 广宁中后千户所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治所在杏林堡(即今辽宁绥中县绥中镇)。清初废。顺治初,济尔哈朗等与明兵激战于此。康熙间设佐领,乾隆时设巡司。明宣德五年(1430年)置,治今辽宁省绥中县。属广宁前屯卫。明末废。

  • 汶江道

    东汉改汶江县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北三里。建安中刘备定蜀,于此置汶山郡。《水经·江水注》:“江水又径汶江道。”即此。西晋改为广阳县。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以冉�ᘱ

  • 闽海道

    1914年由东路道改置,属福建省。治闽侯县 (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约当今福建寿宁、周宁、屏南、古田、闽清以东,永泰、福清、平潭以北地区。1928年废。1914年6月由东路道改名,治闽侯县(今福建福州市

  • 新庄闸

    在今江苏淮阴县西惠济祠天妃口。明永乐中建,为运河入淮之口。后渐淤塞,万历六年(1578) 河臣潘季驯拆新庄闸,改建通济闸于甘罗城南,此闸遂废。

  • 栅头镇

    北宋置,属丹棱县。在今四川丹棱县南。明代为县大镇之一。《方舆纪要》 卷71丹棱县: 栅头镇在 “县南四十里。镇有九龙洞,其中幽胜,上有峰峦。《志》 云,镇当嘉、眉、雅往来之冲,人物阜盛,商旅辏集,甲于

  • 凌江水

    即今广东南雄县西北之凌江。《舆地纪胜》卷93南雄州: 凌江水 “在城西北百步。湫泺交会,清冷弥漫,为州襟带。耆旧云: 天禧中,凌皓知保昌县,兴水利,农感德不忘,因号凌江水”。《方舆纪要》 卷102南雄

  • 良恭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阳宕县置,为宕州治。治所在今甘肃宕昌县东南。大业初为宕昌郡治。唐属宕州。北宋初废为镇。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阳宕县改名,治今甘肃省宕昌县东南。为宕昌郡治。唐属宕州。

  • 武利水

    在今广西合浦县北。南流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104廉州府合浦县: 武利水在 “府北六十里。其源一出府北小双山; 一出灵山县界张蒙山;一出府东北谢成岭。汇于武利埠,南流合新村江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