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鸣石山

鸣石山

在今广西横县西五里。《寰宇记》 卷166宁浦县有 “鸣石山”。雍正 《广西通志》 卷15横州:“鸣石山在城西五里。《山海经》 云: 长石之山,洪水出焉,山多鸣石。即以此名。”


猜你喜欢

  • 图斯池

    一作特穆尔图淖尔。唐代称热海、大清池。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之伊塞克湖。为伊犁将军辖地。《清一统志·伊犁》: 图斯池 “在伊犁西三百余里。东西四百里,南北二百里,周广六百余里,四围之水咸汇于此”。后为沙

  • 东国

    ①《尚书·康诰》:“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原意盖谓洛在东方,东国即东方;后人或专称洛阳为东国。②春秋战国时指东方诸国。《史记·孟尝君传》:“其攻秦也,欲王之会楚王割东国以与齐。”

  • 高淳镇

    北宋置,属溧水县。即今江苏高淳县治淳溪镇。明弘治四年 (1491) 于此置高淳县。古镇名。北宋置,即今江苏省高淳县。属溧水县。明弘治四年(1491年)升为县。

  • 南浦水

    在今广东翁源县东北。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翁源县图表: “罗江水源出东北婆髻山,西南流经翁山,南浦水自东南来注之。”古水名。又称新开港。在今湖北省武汉市南。李白《江夏行》:“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

  • 胜水

    亦名孝水、下堡河。在今山西孝义市南。源于狐岐山,东南流入汾水。《水经·文水注》: 胜水“西出狐岐之山,东径六壁城南,……又东合阳泉水,……又东径中阳故城南,又东合文水。文水又东南,入于汾水也”。

  • 乌罗长官司

    明洪武初改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乌罗镇。永乐十一年(1413)于此置乌罗府。正统三年(1438)改属铜仁府。清嘉庆二年(1797)改属松桃厅。明洪武初改乌罗

  • 大仪镇

    北宋置,属江都县。即今江苏仪征市东北大仪镇。《宋史·李重进传》:建隆元年(960),太祖亲征李重进,“次大仪顿”。即此。(1)在江苏省仪征市东北部。面积109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大仪集

  • 浚县

    ①北宋政和五年 (1115) 置,治所在黎阳县(今河南浚县东)。金皇统八年 (1148) 改为通州。天德三年 (1151) 复为浚州。元初省黎阳县入浚州,属真定府。至元二年 (1265) 属大名府。明

  • 密云 (雲) 县

    ①北魏皇始二年 (397) 置,属密云郡。治所在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镇东北。以密云山为名。东魏寄治于幽州北界 (即今北京市密云县治)。北齐属安州。隋属安乐郡。唐武德元年(618) 于县置檀州。天宝

  • 黄簳银场

    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宋史·地理志》潭州衡山县: “有黄簳银场。” 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