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黑水

黑水

① 《尚书· 禹贡》: “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历来经学家解释不同: 一说以为梁、雍二州的黑水和导川的黑水是一条水,发源雍州,南流过梁州,入南海,见伪 《孔传》 及孔颖达 《书疏》 引 《水经》; 一说以为梁、雍二州各有一黑水,导川的黑水,即为雍州的黑水,见 《括地志》 等书; 另说以为梁、雍及导川为三黑水,见蒋廷锡 《尚书地理今释》。诸家推定黑水的位置,说法更多: 有张掖河、大通河、党河、疏勒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漾濞河、怒江、伊洛瓦底江、盘江至西江、陕西城固县黑水 (汉水支流)、四川黑水县黑水 (岷江支流) 等说;也有以为故道今已湮涸或改徙的; 有推定其起迄经流地点而实无其水的。近代又有人认为 《禹贡》 黑水和《山海经》 等古籍中的黑水一样,是古人假想中的一条西徼大水,实际上并不存在,更不可能确指为当今某水。

②又名野河、槐河。在今河北赞皇、元氏、高邑、赵县、宁晋县境。《方舆纪要》 卷14高邑县: 黑水在 “县北十里,即槐河也,俗讹为淮河。自赞皇县境东流经元氏县界,又东流入县境而合于泲水,故泲水亦兼槐水之称,槐水亦兼沙河之目。二水合流即柏乡县野河之上源也”。

③即今山西寿阳县南白马河。源出山西寿阳县北黑水村,合寿水至县南五十里入洞过水。《水经·洞过水注》: “黑水西出山,三源合舍,同归一川,东流南屈,径受阳县故城东。其水又西南入洞过水。”

④即涝水。一名劳水。在今山西临汾市北。《水经·汾水注》: “黑水出黑山,西径杨城南,又西与巢山水会。……乱流西北径高梁城北,西流入于汾水。”

⑤在今山西翼城县北。源出乌岭山,西流入浍水。《水经·浍水注》: “ (黑) 水导源东北黑水谷,西南流径翼城北,右引北川水,水出平川,南流注之,乱流西南入浍水。”

⑥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艾不盖河。《辽史·天祚纪》 附耶律大石传: “北行三日,过黑水,见白达达详稳床古儿。” 元姚燧 《河内李氏先德碣》: “盖鄃王之考 (按: 即汪古部首领高唐王阔里吉思),世居静安,黑水之阳。” 静安,原名黑水新城,大德九年 (1305) 升静安路,后改德宁路,即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艾不盖河北岸之鄂伦苏木古城。

⑦即今内蒙古乌审旗南无定河上游北支流纳林河。《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东晋义熙中,勃勃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造都城,以统万为名”。《魏书·赫连昌传》: “车驾次于黑水,去 (统万) 城三十里。” 统万城故址在今陕西靖边县东北无定河北岸白城子。

⑧即今黑龙江省黑龙江。《新唐书· 流鬼传》:“那河……东北流入黑水。” 隋、唐时,黑水靺鞨即因居此河中下游而得名。

⑨有大、小二黑水。出宁夏海原县南,至固原县北入清水河。《宋史·游师雄传》: “鄜延将刘琯与主帅议战守策,欲自延安入安定黑水,师雄以地薄贼境,惧有伏,请由他道。既而谍者言夏伏精骑于黑水傍……。” 即此。《方舆纪要》 卷58固原州: 大黑水“在州北五十里,北流经宁夏境入黄河。又州北百二十里有小黑水流入焉”。

⑩即今山东潍坊市西于河。《方舆纪要》 卷35昌乐县: “黑水在县东南。俗名污河。源亦出方山,西北流经黄山,东有宝泉水合焉,下流入于白狼河。”

(11)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寰宇记》 卷75永康县: “黑水在县西十一里,流入青城县。” 《方舆胜览》卷52崇庆府: 黑水 “溪石皆黑,故名”。

(12)即今四川南坪县西北黑河,为白水江北支。十六国时为羌人所居,号黑水羌。《水经· 漾水注》: 黑水 “出羌中,西南径黑水城西,又西南入白水”。 《隋书·宇文传》: “尝奉使邓至国及黑水,龙涸请羌,前居降附三十余部。” 《元和志》 卷22扶州尚安县: “黑水源出素岭山,经县西北三十步。”

(13)在今四川安县南。《明史·地理志》 安县:“南有浮山,黑水出焉,南流入罗江县界。” 清嘉庆《安县志》 卷5: 黑水 “在县西南二十里。源出浮山下黑石沟,南流过药壶洞,合驴子河而入于臭水河”。

(14)古符黑水。即今四川宜宾市和高县、珙县境之南广河,为长江支流。《寰宇记》 卷79僰道县: 黑水“从胡监生僚界出,东北流入蜀江。天宝六年改为皂江”。《明史·地理志》 宜宾县: “又东南有黑水,一名南广溪,北入江。”

(15)即今云南南部之红河。元代亦称礼社江为黑水。《元史· 地理志》 元江路: “在黑水之西南。”

(16)即今陕西汉中市西北褒河。《水经·沔水注》:“汉水又东,黑水注之。水出北山,南流入汉。庾仲雍曰: 黑水去高桥三十里。诸葛亮 《牋》 云,朝发南郑,暮宿黑水,四五十里,指谓是水也,道则百里也。”

(17)又名库利川、麻洞川。即今陕西宜川县北云岩河。源出陕西甘泉县东,东南流经宜川县北入黄河。《水经·河水注》: 黑水 “出定阳县西山,二源奇发,同泻一壑……东南入于河”。

(18)即今陕西富县西南小河子。《清一统志 · 鄜州》: 黑水 “在州西南。《通志》: 黑水自合水县流入,至旧直罗县东,合华池水”。

(19)即今陕西横山县西北长城外无定河北岸支流淖泥河。《水经·河水注》: “奢延水又东,黑水入焉。水出奢延县黑涧,东南历沙陵注奢延水。” 东晋末赫连勃勃营建统万城于黑水南,即指此。

(20)在今陕西周至县南。出南山黑谷,北流合于就水。《水经·渭水注》: 黑水 “上承三泉,就水之右,三泉奇发,言归一渎,北流左注就水。就水又北流注于渭”。《资治通鉴》: 南朝梁普通六年 (525),“莫折天生军于黑水,兵势甚盛”。即此。

(21)即库尔喀喇乌苏河。今新疆乌苏县及精河县境之奎屯河。《新唐书·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 “叶河守捉又渡黑水,七十里有黑水守捉。” 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72: 库尔喀喇乌苏河,“喀喇乌苏者黑水之义”。


古水名。(1)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艾不盖河。《辽史·天祚帝纪》附《耶律大石传》:保大四年(1124年)从夹山“北行三日,过黑水,见白达勒达详衮崇古噜”,即此。(2)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南无定河支流纳林河。《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十六国夏凤翔元年(413年),“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水(今无定河)北、黑水之南营起都城”,即此。北周避周太祖宇文泰字黑獭改名乌水。参见“乌水”。(3)隋、唐时指今黑龙江下游。号居滨此水的靺鞨部落为黑水靺鞨。辽、金时指今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契丹国志·岁时杂记》长白山:“黑水发源于此,旧云粟末河。”《金史·世纪》:“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4)在今陕西省城固县北。汉水支流之一。(5)又称库利川。即今陕西省甘泉县东麻洞川(又名云岩河)。


猜你喜欢

  • 波罗

    即今西藏察隅县西北波罗。清末刘赞廷 《波密日记》: “由科麦县至察隅县,计程六百三十五里。由县治西南行,三十里俄京宿,一百二十里至波罗宿。” 即此。“波罗”,藏语意为搬回。相传当地人是从外地迁回来的。

  • 齐州

    ①即中州。犹言中国。《尔雅·释地》:“岠齐州以南。”郭璞注:“齐,中也。”②北魏皇兴三年(469)改冀州置,治所在历城县(今山东济南市)。以地为齐国故地为名。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淄博、长清、齐河、禹城

  • 高坡营

    在今广东英德市北。《清一统志·韶州府》 “高桥营”条: 高坡营 “在县北江东岸……均防江要地”。

  • 都播

    又作都波,敕勒 (铁勒) 诸部之一。在今俄罗斯萨彦岭以南、唐努山以北之图瓦省。隋时属东突厥。唐属安北都护府。《新唐书·回鹘传·都播》: 都播 “亦曰都波,其地北濒小海,西坚昆,南回纥”。

  • 浊水

    ①即今江西赣水支流锦江。《水经· 赣水注》: “ (浊) 水出康乐县。浊水又东径望蔡县。浊水又东径建成县。浊水又东至南昌县,东流入于赣水。” 《清一统志·瑞州府》: 蜀江 “在府治北。一名浊水,今曰锦

  • 三江碛城

    南宋嘉熙三年(1239)筑,属泸州。故址在今四川江安县西中坝。《方舆纪要》卷72江安县“大江”条下:“《志》云:县西旧有三江碛,控江为险。宋嘉熙三年筑城于此,以御蒙古。或曰三江碛即绵水口也。”

  • 明蜀王府

    在今四川成都市中心展览馆一带。明洪武十一年 (1378),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被封为蜀王,驻成都。洪武十八年 (1385) 始修蜀王府。明末张献忠入主成都,以蜀王府为大西王府。

  • 羊流店

    即今山东新泰市西北六十里羊流镇。为南北孔道。《清一统志·泰安府一》:羊流店“以(晋)羊祜故里为名。后裔犹有存者。俗讹为杨柳店”。

  • 神溪堡

    明置,属茂州。在今四川茂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67茂州: 神溪堡在 “州东北四十里”。

  • 罗铜山

    在今江西铅山县南。《清一统志·广信府》: 罗铜山 “在铅山县南五十里。宋政和中产铜。今废”。古山名。在今江西省铅山县南。北宋属铅山县。政和间产铜,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