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黑水洋

黑水洋

指今我国黄海东部 一带海域。宋元以来今黄海分别称之黄水洋、青水洋、黑水洋。长江口以北至淮河口海面含沙较多,水呈黄色,因名黄水洋; 其北海水较浅,水呈青色,因名青水洋; 山东半岛东南部洋面海水较深,水呈深蓝色,称黑水洋。《元史·食货志一》: 至元三十年 (1293),“千户殷明略又开 (海运) 新道,从刘家港入海,至崇明州三沙放洋,向东行,入黑水大洋,取成山转西至刘家岛,又至登州沙门岛,于莱州大洋入界河”。


宋元以来我国航海者对于今黄海分别称之为黄水洋、青水洋、黑水洋。大致长江口以北至淮河口海面含沙较多,水呈黄色,称为黄水洋;北纬34°、东经122°附近一带海水较浅,水呈绿色,称为青水洋;北纬32°~36°、东经123°以东一带海水较深,水呈蓝色,称为黑水洋。


猜你喜欢

  • 通达砦

    明初废通达等路五处蛮夷洞长官司置,属酉阳宣慰司。治所无考,当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境。《方舆纪要》 卷73酉阳宣慰司: 通达砦在 “司东南二百五十里。《志》 云: 元置通达等处五路蛮夷洞长官

  • 广平墟汛

    在今广西苍梧县南广平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苍梧县图:南有广平墟汛,有外委驻防。

  • 两河

    ①地区名。(1)战国、秦、汉时,黄河自今河南武陟县以下东北流,经山东西北隅,折北至河北沧县东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与上游今晋、陕间的自北向南流的一段东西相对,当时合称“两河”。《尔雅·释地》:“两河间

  • 马邑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朔州置,治所在善阳县(今山西朔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五寨县和恒山以北,内蒙古岱海、黄旗海以南地区。唐武德四年(621)复改朔州,天宝元年(742)又改马邑郡,辖境缩小。乾元元年(

  • 南郢州

    ①北魏正光、孝昌间置,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境。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为归州。②南朝梁置,治所在光城郡 (治今河南潢川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潢川县东部、南部及光山县南部。隋开皇初废。南朝梁置,治赤石

  • 吴儿城

    在今陕西绥德县西北。《元和志》卷4绥州龙泉县:“吴儿城在县西北四十里。初,赫连勃勃破刘裕子义真于长安,遂虏其人,筑此城以居之,号吴儿城。”

  • 嘉福殿

    在汉魏洛阳故城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国志·魏书 ·文帝纪》: 黄初七年 (226) 五月“丁已,帝崩于嘉福殿”; 《明帝纪》: 景初三年 (239)正月,“帝崩于嘉福殿”,即此。在今河南省洛阳市

  • 五端

    即斡端。今新疆和田市。元耶律楚材《西游录》:“高昌之西三四千里有五端城,即唐之于阗国也。”又作忽炭、斡端(《元史》)。《西游录》作五端。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

  • 壶公山

    即今福建莆田市南壶公山。《新定九域志》 卷9兴化军: 壶公山,“昔有人隐于此,遇一老人引于绝顶,见宫阙台殿,云此壶中日月也”,因名。

  • 回岐寨

    即今广东清远市西三十里太平镇。明洪武二年(1369)置迴岐巡司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