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虎山

龙虎山

①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南龙虎山。《太平御览》卷48:龙虎山,“《信州图经》曰,龙虎山在贵溪县。二山相对,溪流其间,乃张天师得道之山”。《寰宇记》卷107信州贵溪县:龙虎山“两山相峙,山峰屹然,状如龙虎, 当溪中流”。《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贵溪县:龙虎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在象山之西北。《志》云,象山一支西行数十里,乃折而西南,两峰对峙如龙昂虎踞,道书以为第三十二福地。后汉章和间,张道陵修炼于此。今有上清宫,在龙虎两岐之间。《图经》,龙虎山在后汉末张鲁之子自汉中徙居此”。

②在今四川荣县西。《清一统志·嘉定府一》:龙虎山“在荣县西三十里。县西境诸山, 皆发脉于此”。


在江西省贵溪市西南部,泸溪河(又名上清河)畔。原名云锦山,后因龙虎双峰相峙得名。相传东汉初道教创始人之一张道陵来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遂易今名。丹霞地貌发育。有奇峰秀峦48座,一般高约200米。流泉飞瀑,山色秀丽。有摩崖石刻多处。为道教名山,道教正一道发源地。东麓上清镇有张道陵后裔世居地及道教著名宫观上清宫遗迹。山上还有张家山、尘湖山、五湖、排衙石等景点。土地革命战争时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之一。保存有红军临时指挥所旧址。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蒲州府

    清雍正六年 (1728) 升蒲州置,治所在永济县 (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四里蒲州镇)。辖境相当今山西芮城县西部及万荣、临猗、永济三县市地。1912年废。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蒲州置,治永济县(今山

  • 达州

    ①唐永徽二年(651)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北宋属茂州,治所在今茂县境。后废。②唐渤海置,为怀远府治。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南高力城子废墟附近。辖境约当今黑龙江

  • 金县

    ①元改金州置,属柏兴府。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西北。明洪武十七年 (1384) 废。②明洪武二年 (1369) 降金州置,属临洮府。治所在今甘肃榆中县。成化十三年 (1477) 改属兰州。清乾隆三年 (1

  • 蒲圻湖

    即今湖北蒲圻市西北之西凉湖。《元和志》卷27蒲圻县: “吴大帝分立蒲圻县,因蒲圻湖为名。”《方舆纪要》 卷76蒲圻县: 蒲圻湖 “在县西北七十里。一名西良湖。源出咸宁县峻水岭,流合诸溪潭水而成湖,下流

  • 直州

    ①南朝萧詧改东梁州置,治所在安康县 (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池河入汉水口之北)。辖境相当今陕西石泉、紫阳、汉阴、西城等县地。北周与安康县同移治今石泉县南汉江西南岸石泉咀附近。隋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 (619

  • 淘麓

    亦作淘鹿。即今辽宁西丰县 (西丰镇)。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于此置西丰县。

  • 大石铺

    ①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北大石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合州:大石铺“在州北五十里”。②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大石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蓬溪县:大石铺“在县西四十里”。

  • 大泉塘

    在今新疆阜康市东五十里。清道光《新疆识略》卷2乌鲁木齐:阜康塘“至大泉塘五十里”。

  • 平州长官司

    清初改平州六洞长官司置,属都匀府。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康熙五十五年(1716)废。清初改平州六洞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平塘县。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废。

  • 金石井

    即今四川犍为县东北金井。《方舆纪要》卷72嘉定州 “凌云驿” 条内: “ 《志》 云,州东南四十里有金石井巡司。万历中革。” 嘉庆 《犍为县志》 卷2: 金石井在 “县东五十里。晋冶官废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