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龟峰山

龟峰山

①在今浙江衢州市。《方舆纪要》卷93西安县“峥嵘山”条:“其东南相连者曰龟峰山,府治枕其麓。”今与峥嵘山统称府山。

②在今江西弋阳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弋阳县:龟峰山“弋阳江经其下。山连峰接岫,参差错落,其得名者三十有二峰,皆笋植笏立,峭不可攀。中一峰形如龟。又有蜃楼,能吐纳云气,以验晴雨”。

③即“龟头山”。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六十里。《明一统志》卷61黄州府:龟峰山“在麻城县东六十里。山势嵯峨,上有崖刻唐人诗”。


在湖北省麻城市东。因九峰排列似龟形得名。属大别山。东北—西南走向,由花岗岩构成。主峰系马桩,海拔 1224 米。山势险要,历为军事要地。传曹操曾在此操练兵马,太平军陈玉成大战清军亦以此为战场。风景以怪石、险径取胜。有白龙井、黑龙井、化主庙、无梁殿等胜迹,还有石刻、雕塑等古代文物。盛夏凉爽宜人,建有风景区。盛产云雾茶。


猜你喜欢

  • 郭原村

    即今山西平陆县东郭垣村。民国设县佐。

  • 平里店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三十五里平里店镇。清《乾隆内府舆图》:莱州府掖县东有平里店。民国《四续掖县志》卷1作平里镇。

  • 永新州

    元元贞元年(1295)升永新县置,属吉安路。治所即今江西永新县。明洪武初仍降为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永新县为州,治今江西省永新县。属吉安路。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永新、宁冈、莲花等县地。明洪武初复降

  • 白竹寨

    在今广西阳朔县西二十五里。明置巡司于此。嘉靖四十五年(1566)裁。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西。明设巡检司戍守,嘉靖间裁。

  • 溧阳州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溧阳县置,属建康路 (后改集庆路)。治所即今江苏溧阳市。明初复为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溧阳县置,治今江苏省溧阳市,属建康路(后改名集庆路)。十五年升为府,十六年,

  • 罗落桥

    亦名石步镇。即今江苏江宁县东北石埠桥。《晋书· 桓玄传》: 东晋元兴三年 (404),刘裕讨桓玄,“裕等于江乘与战,临阵斩 (吴) 甫之,进至罗落桥,与 (皇甫) 敷战,复枭其首”。即此。在今江苏省南

  • 班吉塔

    即今辽宁锦县西北班吉塔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义州: “班吉塔在州城西南一百十五里。”

  • 充国县

    西汉置,属巴郡。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西南六十里。一说在今南部县西北。东汉初废入阆中县。永元二年(90)分阆中县复置。西晋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四川省南部县西北。属巴郡。东汉初废,永元二年(90年)复

  • 涿鹿县

    ①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四十里古城。西晋属广宁郡。《资治通鉴》: 东晋义熙十一年 (415),“魏王嗣行如濡源,遂至上谷涿鹿、广宁”,即此。北魏末废。②1914年改保安县置,属直隶口

  • 沅州府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沅州路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卢阳县(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明洪武九年(1376)改为沅州。清乾隆元年(1736)复升沅州府。1913年废。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