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川行枢密院
见“西川行枢密院”。
见“西川行枢密院”。
北洋政府时期违反《临时约法》的非法议会之一。其前身为行政会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九月,熊希龄内阁组成后,秉承袁世凯的意旨,拟用废省的办法来扩大中央集权,十一月五日特电各省派员来京参加地方行政会
官署名。明朝置,隶户部。“宝钞广惠库”之简称。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二人,从九品,嘉靖(1522—1566)中革去副使。掌收存临清河西务,苏州、扬州、杭州、淮安、九江等钞关、五府六部等衙门官吏盐钞并
参见“宗正丞”。官名。唐宋皆置,为宗正寺长官卿的佐官,协助卿掌皇族属籍等。参看“宗正寺”条。
官署名。原为契丹聚落单位。入辽后,置为乡一级建置,设官管理,长官称“辛衮”。辽代部族中相当于汉族地区“乡”的建置。设官有辛衮,本名马特本,属北面部族官。
① 爵名。战国秦置,秦汉两朝因之。为二十等爵第十级。庶长,意为众列之长。秦时多以军功得之。汉武帝时,卜式以数入财物,亦得赐爵左庶长。② 官名。战国秦置,相当于将军。爵名,为秦汉二十级爵的第十级,意思是
清朝绿营兵对下级军官把总之尊称。
(1)铨选的期限。唐制,吏兵两部的铨选工作一般从头年十月开始,次年三月结束,称为选限。至宋始实行随时铨选,无赴选期限的规定。金制铨选分为四季拟授,元明清均按月铨选,称为月选。(2)吏人出职所经历选数。
官名。北齐置,见“司藏署令丞”。
匈奴诸王中名位尊贵者。《汉书·宣帝纪》:“匈奴单于遣名王奉献。”颜师古注: “名王者,谓有大名,以别诸小王也。”
官名。元朝一些不同名称的“提领所”和一些不同名称的“局”等官署设同提领,多为九品,位在提领之下,副提领之上,为该所或该局的副长官。《元史·百官三·抽分场提领所》:“凡十处……每所各设提领一员、同提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