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尚署丞
官名。即中尚丞。
官名。即中尚丞。
选举制度。宋朝贡举考试考校试卷的一项规定。举人三场试卷,分发贡院帘内各房,由点检试卷官考校,决定高下去取。若举人与本房考官有亲属关系,则应避嫌,将试卷转别房考校,称避房法。铨试、公试、上舍试亦行此法。
宦官职名。宋人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均置。
官名。太平天国朝上职官。干王改革科举,废省试正、副掌考而设。每省派正、副各一员,职同燕爵。每三年一科,由天朝简放,考毕回京。
官署名。清末京师检察机构之一。光绪三十三年 (1907) 设。掌对同级审判厅审判案件的检察事宜。置检察长一人,检察官四人,并典簿、主簿、录事等。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始置,配置在京师
官名。唐初秦王、齐王府左一护军府次官,各置二员,从四品下。
汉代郡太守的别称。见《汉书·晁错传》。
官名。明朝道官。道录司置,左、右二人,从八品,协掌道教事务。
官名。即“宾客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东魏置。为皇帝亲近侍卫。见《魏书·孝静纪》。
官名。唐朝宗正寺属官,置一员。宋朝沿置,掌以编年之体记叙帝王世系而记其历数,辨皇族亲属昭穆之序,以侍从官兼任。太宗淳化六年(995)设玉牒所,置官,真宗咸平(998—1003)初始创规制,大中祥符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