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二十四典

二十四典

官名合称。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六尚局所领诸司官,二十四司之佐。隋置典言、典薄、典正、典闱、典籍、典乐、典宾、典赞、典玺、典衣、典饰、典仗、典膳、典酝、典药、典饎、典设、典舆、典苑、典灯、典制、典宝、典彩、典织。唐朝沿置,无典正、典玺、典织,改设典记、典珍、典计。宋、金如唐制。明初不置,洪武二十七年(1394)始置。永乐(1403—1424)后,尽移其职于宦官,仅存尚服局四典。职掌分见各条。


官名合称,隋炀帝始置,为宫中女官,属六尚局,掌佐二十四司之女官行其职事。员额与二十四司同,只是把“”字换成“”字,如“二十四司”中的“司言”、“司簿”等名变成“典言”、“典簿”而已。其后唐、宋沿置,官名略有改动。参看“二十四司”条。

猜你喜欢

  • 尚书金部郎

    即“金部郎”。

  • 东宫队白从

    官名。南朝宋置,陈超曾任此职,参见《宋书·符瑞志》。

  • 轮机科

    官署名。清末海军部军制司所属五科之一。原属筹办海军事务处。宣统二年(1910),改属海军部。掌轮机人员的学习、补官、任职、迁调、黜陟,各船机器的试验、制造、维修、改良、更换,并稽核、评阅、保存轮机报告

  • 主客曹

    官署名。①尚书曹名。或作客曹,西汉始置。《晋书·职官志》: 成帝建始四年(前29),“又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而四人分为四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各有其任”,“其四曰主客曹,主外国夷狄事。”东汉初

  • 符玺局

    官署名。隋朝门下省置,掌符玺。设监二员,直长四员。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监为郎,置二员。官署名。隋初置,属门下省。设监二人,直长三人。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符玺局改置符宝郎。

  • 军政部审查处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依照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公布的《军政部审查处条例》规定,军政部于监察院审计部未成立以前,特设审查处掌覆核全国军队及军事各机关、学校的预算决算事宜。以处长为

  • 畿正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畿大夫下大夫属官。正二命。

  • 发丘中郎将

    官名。或说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初曹操置,《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载袁绍檄州郡文: “(曹操)又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堕突,无骸不露。”一说曹实未置,系敌方诋斥之辞。南朝

  • 围场

    皇帝围猎服务机构。辽置,属北面场官。设围场都太师、围场都管、围场使、围场副使等官。清代有“木兰围场”,见该条。

  • 平寇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 间曹操置,三国魏定为三品。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二班,拟“武威将军”等号,大通三年 (529) 定制后,拟“威雄将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