佽飞令
官名。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左弋令置,属少府,有九丞、两尉,领佽飞射士,具缯徼,以射凫雁,应给祭祀置酒,每射收得万头以上,给太官。东汉省。
官名,西汉置,属少府,为佽飞士之长官,掌佽飞士弋射凫雁供宗庙祭祀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太官、汤官、导官、乐府、若卢、考工室、左弋……十六官令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左弋为佽飞。”
官名。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左弋令置,属少府,有九丞、两尉,领佽飞射士,具缯徼,以射凫雁,应给祭祀置酒,每射收得万头以上,给太官。东汉省。
官名,西汉置,属少府,为佽飞士之长官,掌佽飞士弋射凫雁供宗庙祭祀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太官、汤官、导官、乐府、若卢、考工室、左弋……十六官令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左弋为佽飞。”
官名。南朝梁司农卿所属中部仓长官。
官名。掌农政。西晋初于尚书省置六曹尚书,有屯田尚书,武帝太康(280—289)中改此名。三品。官名。晋太康年间置,掌农政。见《晋书·职官志·列曹尚书》、《通典·职官四·历代尚书》。
吏名。宋朝客省、閤门司置,转勒留官后,理七选,许出官为县主簿、县尉。流外官名。宋置于客省、閤门,承长官之命,办理各种事务。
官名。即主爵(司封)郎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主爵(司封)郎中。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改主爵郎中为司封大夫,掌封爵、皇室枝族、及诸亲内外命妇、告身以及道士女冠等。见《通典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巫术祷禳的男性官吏。《周语·楚语上》: “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北王府,员额八十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彩”。
官名。东汉隶五官中郎将,比六百石,无员,更直执戟,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实为后备官员,以供选用。三国时吴仍置。官名,汉置,为五官中郎将属官,俸比六百石,掌持戟值班,宿卫殿门,出充车骑。见《后汉书·百官
官署名。北齐置,隶司农寺,设令、丞为长贰,掌供应薪菜果实,管理园池,领大囿、上林、游猎、柴草、池薮、苜蓿六部丞。隋、唐、五代沿置,掌薪炭及家禽水产之物,以供祭祀、朝会及饷宴宾客。隋朝设令三员、丞十二员
清代科举之制,凡生员参加科试、录科未取,或未参加科试录科者,在乡试前再行补考一次,称为录遗,意为录取遗才,及格才可以参加乡试。清代录遗考试一切从宽,几乎没有不准考试的。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即以他官兼理大理正事。道宗大康 (1075—1084) 初,耶律俨以少府少监知大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