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典厩署令

典厩署令

官名。即典厩令。


官名。隋炀帝时改龙厩为典厩署,掌左、右驳皁二厩;属太仆寺。唐朝太仆寺所属四署之一为典厩署,设令二人,从七品;丞四人,从八品。掌管饲养马牛杂畜。参看《隋书·百官下·太仆》、《新唐书·百官三·太仆寺》。

猜你喜欢

  • 下宜都章京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侍卫班领”。

  • 原仇局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隶太府寺诸冶西道署。

  • 知枢密院副使事

    官名。辽置,为南枢密院的佐官。见“南枢密院”。

  • 国伯

    太平天国东王以下各王男系前辈之称谓。依太平天国前期定制,东王以下各王男系前辈称国伯,亦称国叔,官爵约于燕王、豫王、侯、丞相相等。按制,国伯衙可置协理一人,尉十人,伺四人,皆职同总制。

  • 掌货赂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宾部中大夫掌货赂中士佐官,正一命。

  • 司幄

    官名。清朝内务府武备院所属北鞍库之属官。掌帐房处事。初名“帐房头目”,额设三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定为七品。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是称。三十六年定为三等侍卫衔,食六品俸。

  • 太子车舆局丞

    官名。北齐置,为太子车舆局长官。

  • 明史馆

    清代内阁所属特开的修书馆。见“内阁修书各馆”。

  • 徽号

    君主时代,在帝后尊号之上再加褒美之称,谓之上徽号,如宋太祖徽号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清同治帝的生母那拉后的徽号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参见“尊号”。

  • 审官西院

    官署名。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置,设知院、同知院各一人,掌閤门祗候以上诸司使副磨勘、注授差遣之事。省枢密院六十余项事务归此院。元丰五年(1080)大改官制,改为尚书右选。官署名。见“审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