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度支
意思是专判度支。度支本是户部所属一司,唐代中期以后,往往特派大臣专判度支,也许是户部原来的官员,也许是户部以外的官员,名称或为度支使,或称知度支事,或称勾当度支使,与判户部及盐铁使合称三司。见《历代职官简释》。
官名。度支本是户部所属四司之一,唐代中期以后,因军事繁兴,筹措军费的需要,常特派大臣专判度支,所派者可能本是户部的官,也可能是户部以外的官。后来都独立于户部之外,或称度支使或称知度支事,或称勾当度支使。判度支与判户部及盐铁转运使其官署合称三司。参见“三司”。
意思是专判度支。度支本是户部所属一司,唐代中期以后,往往特派大臣专判度支,也许是户部原来的官员,也许是户部以外的官员,名称或为度支使,或称知度支事,或称勾当度支使,与判户部及盐铁使合称三司。见《历代职官简释》。
官名。度支本是户部所属四司之一,唐代中期以后,因军事繁兴,筹措军费的需要,常特派大臣专判度支,所派者可能本是户部的官,也可能是户部以外的官。后来都独立于户部之外,或称度支使或称知度支事,或称勾当度支使。判度支与判户部及盐铁转运使其官署合称三司。参见“三司”。
官名。清置,见“乌里雅苏台将军”。
见“行宫三司使”。
清代县衙内部科房之一,设经承,掌理军事。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客省局长官。详“客省局”。
官名。亦称“尚膳”。清朝内务府御茶膳房之属员。顺治元年 (1644) 设,共三十五人,隶属于总领。分掌宫内备办饮食及典礼筵宴酒席之事。雍正元年 (1723) 定授三等侍卫六人,蓝翎侍卫七人,称“饭上侍
官名。清朝内务府御茶膳房之膳房长官。初置茶饭处,设总领为长官。乾隆十五年(1750),改饭房为外膳房。二十四年,改总领为尚茶正、尚膳正。尚膳正,额三人,正四品,主管膳房事。又,清朝陵寝官中亦设此职,东
官名,汉置,为皇后属官,掌文书诏令文学等。《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臣闻许美人及故中宫史曹宫皆御幸孝成皇帝,产子,子隐不见。”
省长公署的内部机构。北洋政府规定,若省长兼署督军,则于省长公署内增设军务厅,下设军务、军需、军法三科。
官名。辽置,为兴中府的长官,属南面大蕃府官。咸雍元年(公元1065年)杨绩曾任此职。其下设同知、判官。所属兴中府学置博士、助教。
官署名。元置,见“中尚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