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十七最

十七最

金代考核官吏的业务标准。章宗太和四年(公元1204年)参酌唐制,诏定县令以下考课法, 其内容分为四善、十七最,四善与唐制同,十七最的内容如下:一、礼乐兴行,肃清所部,为政教之最; 二、赋役均平,田野加辟,为牧民之最;三、决断不疑,予夺当理,为判事之最;四、钤束吏卒,奸盗不滋,为督领之最;五、案簿分明,评拟均当, 为检校之最; 六、详谳令宜,咨执当理为幕职之最;七、盗贼消弭,使人安静,为巡捕之最;八、明于出纳,物无损失为仓库之最;九、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十、讥察有方,行旅无滞为关津之最;十一、堤防坚固,备御无虞为河防之最;十二、出纳明敏,数无滥失为监督之最;十三、谨察禁囚, 轻重无怨, 为狱官之最;十四、物价得实,奸滥不行,为市司之最;十五、戎器完肃,捍守有方为边防之最;十六、议狱得情,处断公平,为法官之最; 十七、差役均平, 盗贼止息,为军职之最。

猜你喜欢

  • 东宫学士

    官名。南朝梁、陈置,东宫文学侍从,任者皆为才学之士。参见《陈书·徐陵传》、《姚察传》。

  • 公孤

    三公和三孤的合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故不以一职为官名。又立三少为之副,少师、少傅、少保,是为孤卿。”

  • 禀台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因公事向御史台禀报,称禀台。

  • 司虞郎中

    官名。即虞部郎中,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改,肃宗至德二载(757)复名虞部郎中。官名。唐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改虞部郎中为司虞郎中,虞部员外郎为司虞员外郎。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复旧。

  • 知枢密院事

    官名。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始置,主管枢密院政务,以桑维翰为之。北宋初,无定制,与枢密使不并置,神宗熙宁 (1068—1077) 中并置,主持全国军政。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罢枢密

  • 腊人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腌制干肉,《周礼·天官》: “腊人,下士四人,府二人, 史二人, 徒二十人”, “掌干肉, 凡田兽之脯腊胖之事。 凡祭祀, 共豆脯, 荐脯&#x

  • 侍御给事

    官名。北魏置。《魏书·阉官传》:“(王质)迁为侍御给事,又领选部、监御二曹事。”参见“给事”。

  • 舞郎

    杂任职名。唐太乐署所属有文武舞郎一百四十人,由乐户充任,掌乐舞承应之事。

  • 定州䌷绫局丞

    官名。 北齐置, 见“定州䌷绫局”。

  • 雄烈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置,列为十雄将军之一,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七班。陈改为拟六品,比秩千石。北齐用以褒赏军功勋臣,无职事,七品。武官名。北齐设置,用以褒赏勋庸,秩从七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