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儒学教谕
学官名。元明清诸代置,见“教谕”。
学官名。元明清诸代置,见“教谕”。
民国时县政府所属各局之一,掌理全县土地、农矿、森林、水利、道路、桥梁、工程、劳工、公营业等公共事业。设局长一人,总理局务。
军事幕职名。宋置,见“参谋官”。
官名。明建文(1399—1402)中,增置资德院为太子官属,于资德院下置,二人。成祖即位罢。
官员褒奖方式之一。清代有此制,见“加顶带”。
官名。突厥有此官,为高级官员。见《北史·突厥传》,参看“次设”条。
官署名。北齐置,属太子家令寺司藏署。
女官名。南朝宋置于后宫,三品。参见《宋书·后妃传》。
女官名,战国时秦置,掌帝王冠冕,秦为宫中六尚之一。汉沿置,为五尚之一。后世并其职于“尚衣”。参看“五尚”条。官名。秦始置,属少府,汉初沿置,旋废,见《汉仪注》。
官名。清朝内务府庆丰司、上驷院等机构所属典牧官。分掌马、驼、牛、羊畜养之事。上驷院所属皇城及京畿南苑设马厩十七个,养马七百多匹,每厩皆设一人司之。庆丰司所属在京皇城及南苑、丰台等地分设内牛圈二,外牛圈
古代臣下对国君或帝王的称呼。《韩非子·孤愤》: “是以国地削而私家富,主上卑而大臣重。”《史记·吴王濞列传》: “今主上虽急,固有死耳。”臣下对国君或皇帝的称呼。《韩非子·孤愤》:“是以国地削而私家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