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同修国史

同修国史

官名。宋朝国史实录院属官,以侍从官兼任,掌修国史。


官名。金置,金代国史院设此官,与“修国史”共掌修国史、判院事。见《金史·百官一·国史院》。

猜你喜欢

  • 襄试委员

    官名。国民党政府在各种典试委员会中设置,员额若干人,协助典试委员主持考试事务。

  • 武猛都尉

    官名。南朝宋置。《宋书·礼五》: “(武猛)都尉,银印。朝服,武冠。其以此官为千人司马虎贲以上、及司马史者,皆假青绶。”

  • 庆丰闸官

    官名。清朝管理北运河庆丰闸之官员,未人流。隶于坐粮厅。掌闸门之启闭,水大则泄,水小则蓄。兼司东直门角楼回龙闸。并管束运米脚夫,勿任抛散。

  • 不更

    官爵名。春秋已见。一说为秦国爵名,一说为官名,或即车右。战国时为秦二十等爵第四级。秦汉因之。据《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不更言其不豫更卒之事。此当秦及汉初制度。汉文帝以后,九级爵五大夫以上始得免役

  • 正字

    官名。北齐始置,为秘书省属官。四人,从九品上。掌校定典籍,刊正文字。后代因之。隋朝于秘书省置四人,著作曹置二人,从九品上。唐朝属秘书省者改正九品。德宗贞元八年(792),集贤殿书院置二人,从九品上。又

  • 掌蛮隶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司隶下大夫掌蛮隶中士佐官,正一命。

  • 后苑烧朱所

    官署名。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置,掌烧变朱红以供丹漆绘饰之用,设监官一人,以内侍充任。真宗咸平(998—1003)末暂罢,大中祥符元年(1008)复置。官署名。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置,

  • 都大提举(点)坑冶司

    官署名。宋设此署,掌管收山泽所产冶矿铸钱等。后又加“都大”二字。参看《宋史·职官七·提举坑冶司》和“提举坑冶司”条。

  • 中尚署令

    官名。即中尚令。

  • 白河抽分竹木局

    官署名。明朝商业税务机构。设于北京白河,设大使、副使各一人。掌科收竹木柴薪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