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贝勒
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侄八人为和硕贝勒,分掌八旗。其中次子代善、侄阿敏、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列前四位,势力最强,被称为四大贝勒。皇太极即位之初,四大贝勒按月分值,轮流执政;群臣朝贺则同坐受之。天聪三年(1629)废此制度,改以诸贝勒代之。后又削去阿敏、莽古尔泰二人大贝勒爵位。继之幽禁阿敏,处罚莽古尔泰,至六年正月,正式废除四大贝勒并坐旧制,而代之以皇太极一人“南面独坐”。
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侄八人为和硕贝勒,分掌八旗。其中次子代善、侄阿敏、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列前四位,势力最强,被称为四大贝勒。皇太极即位之初,四大贝勒按月分值,轮流执政;群臣朝贺则同坐受之。天聪三年(1629)废此制度,改以诸贝勒代之。后又削去阿敏、莽古尔泰二人大贝勒爵位。继之幽禁阿敏,处罚莽古尔泰,至六年正月,正式废除四大贝勒并坐旧制,而代之以皇太极一人“南面独坐”。
官署名。清朝理藩院所属机构。掌理汉文档案。设堂主事汉军一人掌其事。
指军事机关中的文职官员,如秘书、书记、军事学校的普通教员、外文翻译等。
官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武学教授置。南宋沿置。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选文臣有出身或武举出身曾预高选人充任。从八品。掌以兵书、弓马、武艺教授学生。学官名。见“武学”。
宦官职名。明置,见“御马监”。
光禄寺内部机构名。清置,由各署署正、署丞、笔帖式轮值,无定员。掌收文与监用堂印。
海关特设的课。各地海关税务司有兼管常关的,特设本课以办理常关事务。
官名。南朝陈置。《陈书·儒林·沈志道传》:“解褐扬州主簿,寻兼文林著士。”
州的等级之一。宋制有中下州,为第七等州,在辅、雄、望、紧、上、中之下,下州之上。参见“望”。
官名。①皇帝侍从官。西汉武帝以后置,为郎官之一,隶光禄勋,宿卫宫禁,侍奉皇帝。亦供尚书、黄门等官署差遣。东汉五官、左、右中郎将署皆置,名义上备宿卫,实为后备官员。秩比四百石。魏、晋省。北魏初亦置于禁中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七品,设于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隶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掌人匠词讼。置都提领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