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家

国家

①春秋战国时期称诸侯封域为国,卿大夫采邑为家。亦以为国之通称。《孟子·离娄上》:“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赵岐注:“国谓诸侯之国,家谓卿大夫家也。”《尚书·立政》:“其惟吉士,用劢相我国家(西周)。”②指帝王。《后汉书·祭祀志上》:“二月,上至奉高。”刘昭注引应昭《汉官》马第伯《封禅仪记》: “国家(光武帝)居太守府舍,诸王居府中,诸侯在县庭中斋。”③ 公家。《梁书·贺琛传》:“我自除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多历年稔,乃至宫人亦不食国家之食,积累岁月。”


1、指皇帝。《后汉书·祭祀志上》:“二月,上(光武帝)至奉高。”注:“应劭《汉官》马第伯《封禅仪记》曰:十五日,始斋。国家居太守府舍,诸王居府中,诸侯在县庭中斋。”

2、指公家。《梁书·贺琛传》:“我自除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多历年稔,乃至宫人,亦不食国家之食,积累岁月。”

3、指诸侯卿大夫的封地。春秋战国时,诸侯封地称国,卿大夫的封地称家,也通称为国。《孟子·离娄上》:“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注:“赵岐曰:国谓诸侯之国,家谓卿大夫(之)家也。”

猜你喜欢

  • 例贡

    清朝贡入国子监生员之一种。由廪生、增生、附生或俊秀监生援例报捐贡生者用今称,乃非正途出身,因其不由考选而入贡也。性质与明朝之纳贡相似。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生员的一种。清制,凡援例捐纳而为贡生者,称为例

  • 财政厅

    官署名。民国置,省行政机构之一,掌管全省的财政、税收、省库出纳、省公产的管理、省公债的募集偿还等,设厅长一人,总理厅务。官署名。北洋政府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二月十三日发布《省官制》后,取消省行

  • 廷吏

    朝廷大吏。《韩非子·八奸》: “大臣廷吏,人主之所与度计也。”

  • 笔砚局

    官署名。辽、金朝皆置。辽朝为北面官,属著帐郎君院,掌各宫帐笔砚等事。置祗候郎君、小底、吏等职。金朝属秘书监,设直长二员,秩正八品章宗太和七年(1207),以女真应奉兼任。官署名。辽北面官祗候郎君班详稳

  • 节慎库

    官署名。明清工部所属之办事机构。明嘉靖八年(1529)改本部大堂后库置,设从九品大使一员为主官。贮藏矿银,以给工价,后专备内府取用。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设满洲郎中一人。下设满洲员外郎一人,司库

  • 审定处

    官署名。清末学务大臣所辖六处之一。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置总办一人,帮办数人。负责审定各学堂教科书、参考书,检查私家撰述,刊布有关学务之书籍报章。三十二年,并入学部。

  • 二等库官

    见“库官”❶。

  • 堰官

    县特设官名。三国蜀都安县置。《水经注》引《益州纪》说: “江至都安县,堰其右,检其左。诸葛亮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

  • 左厩闲长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驾部中大夫左厩上士属官,正一命。

  • 提刑司

    官署名。宋朝提点刑狱司简称,或称宪司、宪台。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始于诸路转运司置提点刑狱官,后设专司。掌本路郡县之庶狱,核其情实而覆以法,督治奸盗,申理冤滥,并岁察所部官吏,保任廉能,劾奏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