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算官
官名。南诏望苴蛮官,记王所处分指示,以付六曹。
官名。南诏望苴蛮官,记王所处分指示,以付六曹。
见“直讲”。
二官均为考工令之佐官,助令行施职事。详“考工令”条。
初为宰相的职衔名义。唐太宗贞观八年(634) 诏李靖“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渐演为官名。金朝尚书省置二员,从一品,与左、右丞相同为宰相,掌丞天子,平章万机。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 中书省
官名。秦汉太仆所属有车府令丞,掌皇帝的车舆。至北齐称车府署令丞,掌诸杂车,属太仆寺,隋唐沿置。唐制,车府署令、丞各一人,掌固四人,掌王公以下车辂及驯驭之法。属吏有府一人,史二人,典事四人。
官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 (978),分染坊为东、西染院,改染坊使为东、西染院使。其后,用为武臣迁转之阶,属西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 (998),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
即“牧师菀令”,菀通苑。见“牧师菀令”条。
礼部郎中、员外郎通称。
官署名。宋朝太常寺所属机构,掌收储有关礼器。设专知官、库子各一人。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宫伯中大夫左侍上士佐官,正二命。
助理。《三国志·吴书·步骘传》:“夫贤人君子,所以兴隆大化,佐理时务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