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元帅大本营

大元帅大本营

孙中山准备北伐的指挥机关。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因陈炯明的叛变,非常大总统被迫离开广州,政府和国会均被破坏。当时北洋军阀正宣扬“法统恢复”,国会议员遂多北上。十二年(公元1923年)初,陈炯明被逐,孙中山回粤,当时非常国会既不存在,“护法”也失掉意义,便不再用军政府的名义。其时广东军队颇多,不能不有所统率,于是孙中山就以大元帅名义统率各军。三月二日组成大元帅大本营。大元帅的职权为掌理政务,指挥、调度各军,任免重要官吏,决定政府机关的设置或裁并,公布条例、发布命令等。大本营内部设置四部、两局、一库、两处:四部为外交部、内政部、财政部、建设部;两局为法制局,军计局。一库为金库。两处为参谋处,秘书处,两处分别以参谋长与秘书长为主官,另有参军长。另外以大元帅直辖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兼管司法行政事务,并配置总检察厅。大元帅大本营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七月一日改组为广州国民政府。

猜你喜欢

  • 旅贲令

    官名,西汉置,属卫尉,掌旅贲卫士,以备非常。东汉省并公车司马令。旅:众也。贲:奔也,言为奔走之任。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

  • 国库署

    官署名。北洋政府财政部有库藏司,国民党政府改置国库司,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改司为署,国库署以署长为主官,其主要职掌是执行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十月起施行的《公库法》,完成全国各地的“

  • 监左藏库使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以监察御史一人莅太府寺左藏署库,监钱帛出纳,其后以殿中侍御史第二人充任。

  • 驭士

    杂任职名。唐于太仆寺车府署置一百七十五人,掌驭车之事。

  • ①官署名。春秋时齐国置。掌管地方军事。《管子·小匡》三乡为属,属有帅。五属一大夫。武政听属,文政听乡”。②属吏。《周礼·天官·冢宰》:“帅其属而掌邦治。”汉朝泛指三公府和郡县等官府各曹的属吏,各曹主管

  • 外命妇

    宫外命妇通称。夫或子为官,帝王可加相应封号于其母及妻,使获得一定的地位和待遇。始于周朝,指卿大夫之妻。西汉皇帝女皆尚列侯,称公主; 皇帝外祖母、大臣夫人,有封为郡君者,如宣城郡广德君、酂君等。东汉皇女

  • 巡捕五营

    清代步军统领所属的绿营兵。详见“步军统领衙门”。

  • 中下县

    县的等级之一。唐制在中县与下县之间有中下县一级。不满三千户为下中县,离京城五百里内及缘边之地,户一千以上即为中下县。

  • 尚右郎官

    官名。南宋以吏部郎官改称,参掌尚书右选之事。

  • 中第

    ①选举制度用语。(1)秀才、孝廉等被荐举者“对策”后获得的中等成绩。南朝宋明帝泰始中(465—471) 规定,策试五条,答对三、四条者为中第。十六国后赵规定答策中第者拜中郎。北魏时“秀孝”策试中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