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理卿

大理卿

官名。亦称大理寺卿。北齐改廷尉为大理而置,为大理寺长官,列位九卿。员一人,三品。隋朝沿置,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从三品。唐朝置一员,从三品,掌邦国折狱详刑之事。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详刑正卿,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名司刑卿,旋皆复。北宋初为三品寄禄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复为职事官,从四品,掌折狱、详刑、鞫谳之事。南宋因置。辽、金皆置,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一员,正四品,掌审断天下奏案、详谳疑狱。朱元璋吴无年(1367)置大理司卿,正三品,明洪武元年(1368)革,十四年复置寺卿一员,正五品,二十二年升正三品,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清顺治元年(1644)定满、汉各一员,满员正二品,汉员正三品,十六年并定为正三品,康熙六年(1667)复故,九年仍改定正四品,掌平反重辟,以贰邦刑,参决秋审、朝审,并参预朝廷大政事。光绪二十四年(1898)省,寻复,三十二年改称大理院正卿,升正二品。

猜你喜欢

  • 织组中士、下士

    官名。“组”指丝编之绳。《周礼》天官有典丝之职,“凡饰邦器者,受文织丝组焉。”即凡掌理修饰官府器物的官吏,可以取画有彩色的缯,经刺绣的锦、丝线、丝绳。北周分《周礼》典丝的职任,置织组中士,正二命;织组

  • 多罗几昂邦

    即“多尔机昂邦”。

  • 陇右三使

    官名合称。唐朝太仆寺置,领陇右七马坊事,掌京师马牧西属以后孳课等事。

  • 右威卫大将军

    官名。唐朝十六卫大将军之一,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右屯卫大将军而置,一员,正三品,德宗贞元二年(786)置上将军以前为右威卫长官,与左威卫大将军同掌宫禁宿卫,督其属翊府之翊卫、外府熊渠番上者。辽朝亦

  • 玉清昭应宫都监

    宫观官名。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始置,以入内内侍省押班充任。

  • 司筵

    官名。隋朝内官尚寝之属,置三员,视勋品,掌铺洒扫; 炀帝时改司设。

  • 破白

    宋铨选之制,凡选人初次获得保举状,称为破白。

  • 西市署令丞

    官名。北齐置,见“东市署令丞”。

  • 盐茶道

    官名。清朝道员之一。专司盐务与茶法。雍正五年(1727)置四川驿盐道一人,停粮道兼理之责。乾隆二十五年(1760)专司盐茶,设一人。宣统二年(1910)裁。官名。清代于四川等省置盐茶道,掌盐茶事务。宣

  • 征蛮都督

    官名。北魏置。《魏书·道武七王列传》:“(元谦)后拜前军将军,征蛮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