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乐局副使正
官名。宋置,见“太乐局”。
官名。宋置,见“太乐局”。
官名。战国楚置。《楚高罍铭》: “楚高,右征尹。”
唐古特官。清设于后藏,属唐古特文官。员额不定,亦无一定职务。民国时期沿置。
宋朝太府寺所属机构。掌受纳、出卖石炭。太府寺所属机构。宋置,掌受纳与出售石炭。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统领奚王府帐下之汉人兵马。
官署名。自汉末至隋称中尚方,唐称中尚署,掌宫内营造杂作;元称中尚监。详各条。见《通典·职官九·少府监·中尚署》、《元史·百官六·中尚监》。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十二卫护军置,每卫四人,正四品。
僧官名。明清置,属僧录司,秩从八品,左右各一人。
武阶官名。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置,秩正五品。
官名。西魏末,北周置。天官府宫伯中大夫属官,分置左、右,皆正一命。员十二人,与庶侍下士同掌宫门出入之禁,服金涂甲,左执吉良环、右执狰狞环长剑,兼执师子彤楯,列于左右庶侍之外。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吏名,汉置,为县令(长)的佐吏,掌巡查盗贼事。本为外部吏,加“门下”二字,则为内部吏,出则带剑导从,居则徼循查禁盗贼。汉朝自公卿以下至郡,皆置督盗贼,县不置督盗贼而置门下游徼,两官名称不同,而职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