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司封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辽代南京宣徽院置,为该院副贰长官,与南京宣徽使共掌南京御前祗应之事。见《辽史·百官志四·南京宣徽院》,参看《辽史·百官志一·宣徽北院、宣徽南院》。
见“知县”。
玉牒别称。
官署名。明清翻译各族语言文字的机构。置于明成祖永乐五年 (1407),隶提督四夷馆。设译字生、通事。清初沿置,隶翰林院,乾隆十三年(1748)并入礼部。
内官名,一作傛华。西汉武帝始置,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汉末魏国曹操置为王后以下第四等,魏明帝太和(227—233)中定为视真二千石。晋武帝以容华为九嫔之一,位婕妤下,视九卿。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467
官名。北魏前期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正八品上,后期未见。
官名。北魏置,属典客监。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八品中。后罢。
官名。唐朝将作监所属库谷监属官,置一员,正八品上。
官署名。见“诸路宝钞都提举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