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委人

委人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征收郊野物产的赋税。《周礼·地官》:“委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掌敛野之赋敛薪刍,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以稍聚待宾客,以甸聚待羁旅。凡其余聚,以待颁赐。以式法共祭祀之薪蒸木材。宾客,共其刍薪。丧纪,共其薪蒸木材。军旅,共其委积薪刍凡疏材。共野委兵器,与其野囿财用。凡军旅之宾客馆焉”。


官名。周设此官,掌收远郊以外的赋敛、薪刍、疏材、木材、畜聚之物,供祭祀、宾客、表纪等用。《周礼·地官·委人》:“委人掌敛野之赋敛、薪刍,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以稍聚侍宾客,以甸聚待羁旅,凡其余聚以待颁赐。以式法共祭祀之薪蒸木材,宾客共其刍薪,丧纪共其薪蒸木材,军旅共其委积薪刍;凡疏材共野委兵器与其野囿财用,凡军旅之宾客馆焉。”

猜你喜欢

  • 管理部务

    官名。清代于吏、户、礼、兵四部各设管理部务一人,以王大臣充任,地位在各部尚书之上。

  • 将作监

    ①官名。北魏将作大匠属官。《魏书·屈垣传》:“迁将作监,统京师诸署。”②官署名。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 由将作寺改名,设将作大监(大匠、大令) 、将作少监(副监、少匠、少令)为长贰,丞为佐贰官,领

  • 大同侍卫

    即“大同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 右监军

    官名。三国蜀置。统兵,位在前、后、左右护军上。后主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卒,姜维还成都,自中监军、征西将军迁任,兼辅汉将军,统领诸军。官名,三国蜀置,掌统兵监军事,位在前后左右护军上。《三国志·

  • 中华民国参议院

    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初期中央立法机关。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规定,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一月二十八日在南京成立。共到参议员或代理员四十二人,代表十七个省区:计广东、湖北、湖南、浙江

  • 顺义苑

    官署名。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置。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之一,属清河监。设圉长一人,从九品,下分各群,设群长,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十八年并入太仆寺。参见“清河监”。

  • 辟公

    春秋战国时期公卿大夫别称。《论语·八佾》:“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荀子·王制》: “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兼覆而调一之,辟公之事也。”

  • 大都兵马司

    即“大都路兵马都指挥使司”。

  • 司仗左右

    官名。即太子左右内率所统千牛备身,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名,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复名千牛备身。参见“千牛备身”。

  • 福建分台

    官署名。元末设置,为御史台的分司机构。顺帝时变乱时起,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北、江西、福建等处,文书送到南台则路途不便,直送内台又无先例,于是御史大夫鄂勒特穆奏请在福建设立分台,上述各处文书便可由